[发明专利]一种元器件引脚成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75216.5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95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汤小双;胡佳;张海峰;戴琳;姚冬妮;向克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电子通讯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1F1/00 | 分类号: | B21F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李晴;胡晶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元器件 引脚 成形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元器件引脚成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中,成形装置包括本体装夹模块、引脚装夹模块、固定调节模块和成形模块,在装夹元器件时,元器件本体通过本体装夹模块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夹紧,元器件本体两侧的引脚分别放置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上;元器件一侧的引脚通过引脚装夹模块的压紧板压紧在第二夹板上;固定调节模块用于将装夹完毕后的元器件进行位置固定,防止装夹不到位造成成形时引脚根部受应力;成形模块用以按照成形参数对元器件引脚实施折弯成形。本发明技术采用可调式的结构满足多种规格元器件的本体夹紧及引脚的夹紧成形操作,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通用化程度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元器件引脚成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种类及数量的不断增加,各类电子元器件的使用量也随之增长。由于元器件引脚初始多为平直状态,在使用时需对其进行引脚成形来满足插装或贴装需求。尽管市场上的元器件成形设备较常见,但大多是针对标准成形,在一些情况下,标准成形无法满足其他成形参数的设计需求,若采用手工成形,则不仅操作效率低且成形的质量稳定性差,且如果夹持不当,容易在引脚根部产生内应力,影响后续焊接的可靠性,甚至损坏元器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元器件引脚成形装置,元器件包括元器件本体和引脚,所述成形装置包括:
本体装夹模块,包括下压板和调节板,所述调节板活动设置在所述下压板的上端面,所述调节板可相对于所述下压板水平移动;所述调节板上设有第一夹板,所述下压板的一侧设有第二夹板,在装夹所述元器件时,所述元器件本体通过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夹紧,所述元器件本体两侧的引脚分别放置在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上;
引脚装夹模块,包括上压板,所述上压板位于所述下压板的上方,所述上压板的下端面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二夹板对应的压紧板,所述元器件一侧的引脚通过所述压紧板压紧在所述第二夹板上;
固定调节模块,包括上固定调节块和位于所述上固定调节块下方的下固定调节块,所述下固定调节块和所述第二夹板分别位于所述下压板的两侧;所述下固定调节块的一侧固设一侧板,所述上固定调节块的端部与所述侧板转动连接;所述上固定调节块与所述上压板固定连接;所述下固定调节块与所述下压板可拆卸固定连接,且所述下固定调节块可相对于所述下压板上下移动;
成形模块,包括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塞尺和成形刀,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上固定调节块分别位于所述上压板的两侧;所述第一限位块可拆卸固定在所述上压板的侧面,且所述第一限位块可相对于所述上压板上下移动;所述第二限位块固定在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内侧,且位于所述上压板的上方;所述塞尺可塞在所述第二限位块与上压板之间;当所述引脚被夹紧后,所述成形刀用于对引脚进行折弯。
较佳地,所述下固定调节块设有贯穿其左右两侧的若干第一腰圆孔,所述下压板设有若干分别与若干所述第一腰圆孔对应的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紧固件分别依次穿入所述第一腰圆孔和第一螺纹孔将所述下固定调节块紧固在所述下压板的侧面。
较佳地,所述上固定调节块设有贯穿其上下两端面的第二腰圆孔,所述下固定调节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腰圆孔对应的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紧固件分别依次穿入所述第二腰圆孔和第二螺纹孔将所述上固定调节块和下固定调节块紧固。
较佳地,所述第一限位块设置若干贯穿其左右两侧的第三腰圆孔,所述第二限位块设有若干分别与若干所述第三腰圆孔对应的第三螺纹孔,第三螺纹紧固件分别依次穿入所述第三腰圆孔和第三螺纹孔将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紧固。
较佳地,所述第一限位块设置若干贯穿其左右两侧的第四腰圆孔,所述上压板的侧面设有若干分别与若干所述第四腰圆孔对应的第四螺纹孔,第四螺纹紧固件分别依次穿入所述第四腰圆孔和第四螺纹孔将所述第一限位块紧固在所述上压板的侧面。
较佳地,当所述塞尺塞在所述第二限位块与上压板之间时,所述第一限位块的下端面与所述压紧板的下端面平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电子通讯设备研究所,未经上海航天电子通讯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52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混-木组合梁
- 下一篇:一种茚虫威微乳剂混合装置及其混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