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喷注器毛细管液流及气密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77005.5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27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曾雪宁;郝雪杰;张迎港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三江航天红林探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2 | 分类号: | G01M3/02;G01M10/00;B07C5/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王艳波 |
地址: | 432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注器 毛细管 气密 测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注器毛细管液流及气密测试装置,包括测试组件、毛细管、收集组件及气密组件;测试组件安装在收集组件上部,毛细管被夹持在测试组件中,与收集组件对正,气密组件选择性地安装在毛细管出口。试验介质进入测试组件后由毛细管喷出,直接喷入收集组件中完成液流测试,根据测试需求在毛细管出口处安装气密组件,向测试组件加注试验介质完成气密性测试;通过密封部件的独立密封作用,可对任意位置的毛细管进行单独测试,也可进行整体测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测试过程简便高效、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可在毛细管被钎焊成为喷注器之前剔除不合格品,对提高产品合格率、减少经济浪费有着显著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单组元液体火箭发动机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喷注器毛细管液流及气密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喷注器是单组元液体火箭发动机的重要元件,其性能好坏决定着发动机的工作寿命、启动性能、工作效率及稳定性等诸多关键技术指标。毛细管作为喷注器的喷注管,控制着推进剂的流量与喷射均匀性,这对其内径精度、表面粗糙度、端面几何形状与流量一致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现有绝大多数单组元液体火箭发动机喷注器所使用的毛细管内径在1mm以下,壁厚为0.15mm左右,每根毛细管都需要完成端部打磨、孔口修整、弯型、检验,然后将多根毛细管装配在上、下喷注盘中,完成多道钎焊工序。喷注器生产过程技术难度高、加工周期长、过程不可逆,作为关键零件的毛细管极易出现流量特性超差、漏气等质量问题,稍有不慎则会造成喷注器整体报废。因此,有需要也有必要在毛细管被钎焊成为喷注器之前,对其进行液流及气密性测试,提前剔除不合格品,避免生产损失,减少经济浪费。
现有的喷注器毛细管液流及气密测试装置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测试装置在毛细管钎焊成为喷注器后对其整体进行测试,这种测试装置结构简单,但是只能得到喷注器的总体流量特性,再计算出单根毛细管的平均流量特性,测量精度较低,若某根毛细管的流量特性或气密性不合格则会造成整个喷注器报废,产品合格率难以有效提升;另一类测试装置在单根毛细管弯型后预留一定长度的直线段,在其两端焊接管接头进行测试,测试完成后再将管接头切除,打磨毛细管端部,修整孔口,钎焊为喷注器,测试工序繁琐,测试过程费时又费力,并且极易造成毛细管变形而无法装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之一,本发明提供一种喷注器毛细管液流及气密测试装置,有效减少在喷注器毛细管液流及气密测试过程中的重复劳动,规避复杂的测试前、后处理工序,快速、准确地测试每根毛细管的流量特性与气密性,提高喷注器的合格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喷注器毛细管液流及气密测试装置,包括测试组件、毛细管、收集组件及气密组件;
所述测试组件安装在收集组件上部,所述毛细管被夹持在测试组件中,与收集组件对正,所述气密组件选择性地安装在毛细管出口。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测试组件包括密封部件、集液腔、集液腔上盖、集液腔下盖、夹持部件和O形圈Ⅰ;
所述集液腔上盖和集液腔下盖分别固定在集液腔上下两端,其上均设置有安装孔;
同心阵列分布的多个所述密封部件安装在集液腔上盖的安装孔中,同心阵列分布的多个所述夹持部件安装在集液腔下盖的安装孔中,二者与集液腔分别通过O形圈Ⅰ密封,每组对应的密封部件与夹持部件同心对正。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密封部件包括旋钮、导向销、弹簧、外壳、密封杆、O形圈Ⅱ和密封垫Ⅰ,所述外壳设有L形槽,外壳内设有与旋钮连接的密封杆,所述旋钮上设置有导向销,导向销能够沿L形槽滑动,并带动密封杆进行直线或回转运动,密封杆与外壳之间设有弹簧和O形圈Ⅱ,所述密封垫Ⅰ粘贴在密封杆下端。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集液腔包括O形圈Ⅲ和导流管,所述O形圈Ⅲ设于集液腔上盖与集液腔下盖之间,所述导流管为三通结构,在入口管路后分为两路分支管路,分别与集液腔侧面连通,分支管路的管径小于入口管路的管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三江航天红林探控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三江航天红林探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70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