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杀灭冠状病毒和细菌的膜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77026.7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9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钱若棨;钱敬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道一至诚纳米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4/30 | 分类号: | C23C14/30;C23C14/26;C23C14/35;C23C14/08;C23C14/06;A01N59/16;A01N59/20;A01N25/08;A01P3/00;A01P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彰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6 | 代理人: | 曹恒涛 |
地址: | 215131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元***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杀灭 冠状病毒 细菌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杀灭冠状病毒和细菌的膜层材料,其包括基体;在所述基体表面上设置有经原位生长形成的吸附层和灭活层,所述吸附层为沸石、γ型三氧化二铝、活性炭、含有掺杂元素的沸石、含有掺杂元素的γ型三氧化二铝或者含有掺杂元素的活性炭;其中,所述掺杂元素的比例小于或者等于20%;所述掺杂元素为d带电子数为10的过渡金属或者碱金属或者镧系金属;灭活层为过渡金属氧化物层;吸附层具有吸附病毒和细菌的能力,使得病毒和细菌快速向灭活层移动,提高了灭活层对于病毒和细菌的灭杀速率;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膜层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膜层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杀灭冠状病毒和细菌的膜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新材料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或者科技人员的研究工作当中,尤其是关乎到人体健康的各种物品当中,人们会更加关注它的卫生和安全情况。上述物品在人们的使用过程中会受到空气中细菌的污染,从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防不胜防的不健康的因素和干扰,为了解决该干扰,人们大量的使用膜层材料来抑制细菌和杀灭细菌。膜层材料通常包括基材以及设置在基材上的膜层,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6666906U公开了一种纳米金属膜复合真丝织物,其包括基体织物和覆盖在基体织物表面上的金属镀膜层,所述金属镀膜层包括通过磁控溅射镀膜技术和转移印花技术在基体织物表面附着的不连续点状的纳米粒子,所述纳米粒子为纳米阴离子或纳米铝离子,通过在基体织物上覆盖金属粒子,使其具有了杀菌作用;又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4129108A 公开了一种可预防和消除饮用水中微生物污染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以网状聚酯过滤海绵为基材进行真空溅射镀金属膜后语化纤网格织物复合为一体,化纤网格织物单面或双面贴合在镀金属膜后的网状聚酯过滤海绵上,形成多层复合结构,上述复合材料中利用了表面的金属(银、钛、铜)离子和水中分子接触,达到杀菌效果;又如,中国专利文献 CN103935081A公开了一种具有无机杀菌抑菌作用的透气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透气性材料基体为:化纤布、无纺布及开孔性海绵透气性材料,于透气性材料基体面上依次设有经磁控溅射形成的锌层膜、银层膜、氧化锌膜,其中,锌层膜和银层膜为有益的杀菌材料,而氧化锌膜能够减缓锌层膜和银层膜的氧化速度,并形成稳定结构。又如中国专利文献 CN101054268A公开了一种阳光控制低辐射、紫外线截止、光催化杀菌多功能镀膜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光催化杀菌膜层为锐钛矿二氧化钛,膜层厚度为10-500nm。通过上述现有膜层材料的结构发现,现有的膜层材料都是在基体上溅射具有杀菌效果的金属元素层或者金属氧化物层,所选取的元素选自于过渡金属范畴,但是,人们发现通过溅射一定量的杀菌元素后的膜层材料在杀菌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同时,上述膜层材料短时间内杀灭冠状病毒,所以,现在亟需一种能够快速灭杀细菌和冠状病毒的新型膜层材料。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杀灭冠状病毒和细菌的膜层材料,其包括基体;在所述基体表面上设置有经原位生长形成的吸附层和灭活层,所述吸附层为沸石、γ型三氧化二铝、活性炭、含有掺杂元素的氧化物的沸石、含有掺杂元素的氧化物的γ型三氧化二铝或者含有掺杂元素的氧化物的活性炭;其中,所述掺杂元素的质量百分比小于或者等于20wt%,优选0.5-20wt%,更为优选5-18wt%;所述掺杂元素为d带电子数为10的第一过渡金属或者第一碱金属或者第一镧系金属或者第一碱土金属;其中,所述d带电子数为10的第一过渡金属为Zn、Ag、Au、Cu或 Pd;所述第一碱金属为K或Na或Li;所述第一碱土金属为Ca或Mg或Ba;所述第一镧系金属为La或C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道一至诚纳米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道一至诚纳米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70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喷注器毛细管液流及气密测试装置
- 下一篇:用于工具适配器的改进加强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