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馅食品初胚的压合整形方法及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78356.8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1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赵秋文;刘大勇;余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治市凯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1C9/06 | 分类号: | A21C9/06;A23P20/25 |
代理公司: |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 代理人: | 李毅 |
地址: | 046000 山西省长治市城区***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品 整形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一种包馅食品初胚的压合整形方法,是在带有折叠装置的面皮输送机上安装一套面皮压合装置和一套初胚整形装置;
所述面皮压合装置位于折叠装置操作位的上方,用于压合、固定经折叠装置折叠面皮形成的包馅食品初胚,
所述初胚整形装置位于面皮压合装置后方操作位,用于对包馅食品初胚中的馅料做整形处理;
在折叠装置对面皮输送机上输送至其操作位的预先注有馅料的面皮进行对折的同时,面皮压合装置向下动作,将被折叠装置对折后的面皮除折叠边外的其他边缘部分紧密贴合至折叠后形成的上层面皮与下层面皮之间没有明显间隙,并对折叠形成的包馅食品初胚进行固定,阻止折叠装置复位时将包馅食品初胚或包馅食品初胚的上层面皮带起或带偏;
面皮输送机继续将边缘紧密贴合的包馅食品初胚输送至初胚整形装置下方对应的下一操作位,初胚整形装置作用于包馅食品初胚除折叠边外的其他边缘部分与馅料的结合部,再次将上层面皮与下层面皮贴合以使间隙尽可能缩小的同时,将面皮内的馅料聚集至包馅食品初胚的折叠边的中间位置;
上述面皮压合装置和初胚整形装置持续对面皮输送机上的包馅食品初胚进行压合和整形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面皮压合装置和初胚整形装置与面皮接触的部分采用具有弹性形变的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初胚整形装置与包馅食品初胚接触的位置位于面皮压合装置与面皮边缘接触的内侧且更靠近包含馅料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面皮压合装置和初胚整形装置固定连接,这两者的间距等于面皮输送机上相邻两个操作位的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面皮压合装置和初胚整形装置通过气缸、电缸或者操作人员手动获得动力。
6.一种包馅食品初胚的压合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装置,所述折叠装置为框架结构,设置在面皮输送机上,用于将面皮输送机上注入馅料后仍平铺的面皮沿着面皮中心线对折;
所述折叠装置上方设置有面皮压合装置,包括压合部,压合部的形状与对折后的面皮除折叠边以外的其他边缘组成的形状相同,用于将对折后的上层面皮和下层面皮尽可能贴合并在折叠装置复位时固定包馅食品初胚的位置;
所述初胚整形装置安装在面皮压合装置后方,包括整形部,所述整形部的规格与包馅食品初胚的馅料规格相适应,用于对面皮边缘经过压合处理的包馅食品初胚进行馅料的聚拢、整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部和整形部中分别包括有压条组,压条组的数量与面皮输送机上的包馅食品初胚对应,所述压条组采用弹性形变的材质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部和整形部分别与面皮压合装置和初胚整形装置为可分离的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皮压合装置和初胚整形装置还包括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在面皮压合装置和初胚装置的上方并与面皮输送机连接,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用于驱动面皮压合装置和初胚整形装置同步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治市凯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长治市凯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835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