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破损发热时的提醒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78548.9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3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贾茂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绚甘涵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24 | 分类号: | G08B21/24;H01B7/32;G01L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破损 发热 提醒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电子器件保护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缆破损发热时的提醒装置,包括缆线、固定壳和挤压腔,还包括触发机构、移动机构、加热机构、挤压机构和感应机构,所述固定壳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触发机构,所述固定壳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移动机构,所述触发机构与移动机构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壳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加热机构,所述挤压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挤压机构,所述挤压机构可对缆线内部的水汽进行处理。该电缆破损发热时的提醒装置,通过触发机构和移动机构的配合使用,使得压敏电阻通路,提醒器响起,提醒操作人员前来查看,操作简单,避免出现重大事故,过氧化氢产生的氧气对环境没有伤害,同时可以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自动化程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器件保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缆破损发热时的提醒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光电子器件制造行业实现了较快发展,在光通信、光显示等应用领域需求不断扩大的刺激下,产品产量有所突破,同时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在光电子器件的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通过电缆进行连接,传导信息,电缆是一种电能或信号传输装置,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组成。
电缆的局部护套破损后,会有水进入内部造成缓慢破坏,使得绝缘电阻逐步降低,使得电缆在运行中会发热,如果不对水汽进行处理会使得电缆线路断路,会引发危险,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电缆破损发热时的提醒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当电缆内部的温度升高时会有提醒装置提醒工作人员前来查看,同时利用热气流对内部的水汽进行烘干,操作简单,安全性能好,避免水汽对工作中的电缆造成破坏。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缆破损发热时的提醒装置,具备操作简单,安全性能好,避免水汽对工作中的电缆造成破坏的优点,解决了电缆的局部护套破损后,会有水进入内部造成缓慢破坏,使得绝缘电阻逐步降低,使得电缆在运行中会发热,如果不对水汽进行处理会使得电缆线路断路,会引发危险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操作简单,安全性能好,避免水汽对工作中的电缆造成破坏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缆破损发热时的提醒装置,包括缆线、固定壳和挤压腔,还包括触发机构、移动机构、加热机构、挤压机构和感应机构,所述固定壳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触发机构,所述固定壳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移动机构,所述触发机构与移动机构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壳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加热机构,所述挤压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挤压机构,所述挤压机构可对缆线内部的水汽进行处理,所述加热机构与挤压机构活动连接,所述缆线的正面活动连接有感应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缆线的外侧套接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外侧活动连接有挤压腔。
进一步的,所述触发机构包括囊腔、过氧化氢、活动板和提醒器,所述固定壳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囊腔,所述囊腔的内部填充有过氧化氢,所述过氧化氢在六十度的温度时受热分解产生氧气,使得囊腔膨胀,推动活动板向外侧移动,所述囊腔的外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固定壳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提醒器,所述提醒器与压敏电阻电性连接,当压敏电阻通路提醒器响起。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定柱、导电柱、滑动变阻器和压敏电阻,所述活动板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导电柱,所述固定壳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滑动变阻器,当活动板向外侧移动,此时导电柱在滑动变阻器上移动,使得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减小,当工作电压大于压敏电阻的最小通路电压时,压敏电阻通路,滑动变阻器的一端活动连接电源,另一端活动连接压敏电阻,所述固定壳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压敏电阻。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电热丝,所述挤压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电热丝,所述电热丝与压敏电阻电性连接,且所述电热丝的型号为国标0Cr21A16N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绚甘涵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济南绚甘涵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85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