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风机除水结构、新风机和新风机除水控制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79326.9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4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康;迟亚玲;高朋;周建峰;阮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044 | 分类号: | F24F3/044;F24F7/007;F24F11/64;F24F11/65;F24F11/72;F24F11/81;F24F1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石岩 |
地址: | 51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机 结构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风机除水结构、新风机和新风机除水控制方法及装置,属于新风机除水领域;除水结构包括烘干装置和风阀组件。在风阀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排风通道和新风通道各自导通,新风和排风互不影响,新风机进行正常的通风换热模式,此时烘干装置也不打开。在风阀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换热芯体的排风出风侧的排风通道和新风出风侧的新风通道导通,新风机内空气流动方向为先从换热芯体的新风出风侧的新风通道流入,再流经换热芯体的排风进风侧的排风通道,从排风通道流出,此时,烘干装置打开,将新风机内的水蒸发为水蒸气,空气流动时将水蒸气经上述过程从排风通道排出,保证新风机内干燥,不会带来异味,保证人体健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风机除水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新风机除水结构、新风机和新风机除水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带有制冷模式的新风机的结构包括新风风机、新风进风口、新风出风口、排风风机、排风出风口和排风进风口以及换热芯体,在排风出风口设有盘管以及接水盘;进风时,在新风风机的带动下,新风从新风通道进入:新风从新风进风口进入经过换热芯体和盘管从新风出风口出去;排风时,在排风风机的带动下,空气从排风通道排出:室内空气经排风进风口以及换热芯体仓排风出风口排出。由于新风是从室外获取,以及最后排风也要排出室外,因此新风进风口和排风出风口位于室外侧,而新风出风口和排风出风口位于室内侧。整体上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呈交叉式与换热芯体进行换热。
目前带有制冷模式的新风机制冷过程中会产生凝结水,由接水盘承接并经过排水管排出。通常接水盘有一定倾斜角度以利于凝结水排出,或由提升水泵抽出。但由于接水盘存在死角及平整度等问题难以将所有的水全部排出,盘管亲水翅片也是容易残留水滴,从而导致发霉产生异味,损害人体健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风机除水结构、新风机和新风机除水控制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空调内接水盘和盘管容易残留水滴,从而导致发霉产生异味,损害人体健康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
一种新风机除水结构,包括换热芯体、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所述新风通道与所述排风通道呈交叉式通过换热芯体进行换热;还包括:
风阀组件,用于在第一工作状态时,使新风风道和排风风道形成第一导通状态,所述第一导通状态为:新风风道和排风风道各自导通;
在第二工作状态时,使新风风道和排风风道形成第二导通状态,所述第二导通状态为:换热芯体的排风出风侧的排风通道和新风出风侧的新风通道导通;
还包括,烘干装置,用于将新风机内的水变为水蒸气以便所述风阀组件在第二工作状态时将水蒸气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芯体的排风出风侧的排风通道和新风出风侧的新风通道之间设有连通口;
当打开所述连通口时,所述换热芯体的排风出风侧的排风通道和新风出风侧的新风通道导通;
当关闭所述连通口时,所述换热芯体的排风出风侧的排风通道和新风出风侧的新风通道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风阀组件包括第一风阀,所述第一风阀设于换热芯体的新风进风侧的新风通道内,用于控制所述新风通道的新风进风口的开闭。
进一步地,所述风阀组件还包括第二风阀,所述第二风阀设所述连通口处,用于控制所述排风通道的排风进风口的开闭,同时控制连通口的开闭;
进一步地,所述风阀组件包括第三风阀和第四风阀,所述第三风阀设于控制换热芯体的排风进风侧的排风通道内,用于控制所述排风通道的排风进风口的开闭;所述第四风阀设于所述连通口处,用于控制所述连通口的开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风阀为可旋转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93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