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蚕丝接枝率的测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79419.1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4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方帅军;钱红飞;陈梦婕;舒可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知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7 | 代理人: | 仵君粉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蚕丝 接枝 测定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蚕丝接枝率的测定方法,属于借助于测定材料的化学或物理性质来测试或分析材料技术领域。对待检接枝蚕丝样品进行DSC测试,获得DSC曲线,新吸收峰记作P1,蚕丝本身结构的吸收峰记作P2;对P1与P2重叠部分采用样条基线的方式内插得到S形基线,结合待检接枝蚕丝样品质量,计算得到S形基线对应峰面积的单位热焓,记作Q1;蚕丝本身结构的吸收峰处相应单位热焓记作Q2;记y=Q1/Q2,则待检接枝蚕丝的接枝率x满足:。将本申请应用于接枝蚕丝的接枝率测定,可以准确地对未知的接枝蚕丝进行接枝率的推算。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蚕丝接枝率的测定方法,属于借助于测定材料的化学或物理性质来测试或分析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蚕丝因集齐了轻柔、滑爽、优良光泽及悬垂性等优点,成为了优质的高档天然纤维材料,普遍应用于服饰、家纺等产业领域中,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因脱胶工序需要去除接近四分之一的原有蚕丝重量(丝胶),如此大比重的损失促使蚕丝加工生产者去研究如何在不影响蚕丝本身品质条件下增加其质量。随着技术不断革新,由传统的锡增重、单宁增重、丝胶固着增重等向接枝增重技术发展,其中甲基丙烯酰胺(MAA)因含有与蚕丝丝朊蛋白相同的官能团酰胺基(-CONH-),且在接上后对蚕丝的尺寸稳定性、耐磨性、耐黄变、拒水拒油以及色牢度等各方面性能均有所提高,从而得到各蚕丝生产厂家的支持,甲基丙烯酰胺单体(MAA)也成了当前应用最广泛的蚕丝接枝单体。
关于蚕丝,国内外研究人员虽已经通过热重、红外光谱、X衍射以及差示扫描量热(DSC)等分析技术对蚕丝增重前后进行了各方面性能上的对比和探究,然而除了本课题组(CN 201510303852)提出了热重分析对接枝率之间的定量关系,其他测试技术均还未涉及接枝蚕丝接枝率的数学模型的提出。然而这是一种利用蚕丝与接枝聚合物的降解温度差异性方面进行的一项定量研究。蚕丝纤维仍存在很多其他方面的性能和显著特征,挖掘接枝蚕丝更多指标性能和特征以开发更为快速、便捷且准确地方式来丰富接枝蚕丝接枝率的检测与鉴定是现阶段非常需要的手段和技术。
因此,虽也有研究者利用DSC技术来研究吸热峰的变化与接枝率之间的关系,但研究得到的DSC数据离散性大,系统性不足,并未明确建立和提出蚕丝接枝率的数学函数关系式,从而无法通过DSC技术去反推测算未知接枝蚕丝的接枝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DSC的甲基丙烯酰胺接枝蚕丝接枝率的测定方法,从而获得接枝率与热焓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一种蚕丝接枝率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待检接枝蚕丝样品称重并记录质量后,进行DSC测试,获得DSC曲线,其中因接枝产生的新吸收峰记作P1,蚕丝本身结构的吸收峰记作P2;
(2)对P1与P2重叠部分采用样条基线的方式内插得到S形基线,结合待检接枝蚕丝样品质量,计算得到S形基线对应峰面积的单位热焓,记作Q1;
(3)结合待检接枝蚕丝样品质量,计算得到蚕丝本身结构的吸收峰处相应单位热焓,记作Q2;
(4)记y=Q1/Q2,则待检接枝蚕丝的接枝率x满足:
y=1.024x-0.071。
本申请的原理可以概括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文理学院,未经绍兴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94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