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模拟干旱环境鉴定水稻作物耐旱性的温室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79649.8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8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杨远柱;康曙光;赵龙益;何娜;秦鹏;郭景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植众联合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湖南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A01G9/24;G05B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张国栋 |
地址: | 410129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模拟 干旱 环境 鉴定 水稻 作物 耐旱性 温室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抗旱育种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模拟干旱环境鉴定水稻等作物耐旱性的温室系统及方法,包括对整体装置进行支撑的支撑平台系统、通过用于温室屋顶的移动的轨道系统、用于通过移动对作物进行遮挡的移动温室屋顶、用于对土壤水分进行调控的灌溉系统、用于对雨水和土壤进行监测的传感器系统、用于为整体系统提供电力的配电系统和整个系统的自动控制系统。本发明运行平稳,反应迅速,通风效果好,使实验环境更接近真实的自然环境,为实验的顺利进行和数据的准确采集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温室可以根据雨天和非雨天进行展开及合拢,保证了植物在干旱环境中的生长,保证了实验数据的精准性及时效性,大大提高了实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抗旱育种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模拟干旱环境鉴定水稻作物耐旱性的温室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农作物科研育种抗旱性实验中,需要作物露天种植,还要能避免雨雪等自然天气对实验的影响,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农作物种植周期长,人力物力成本较高,并且容易受外界自燃环境条件影响,对有些实验来说,一则完整实验数据的收集因为自然环境的迫害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科研的进步发展。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需要人工控制,不能自动控制;通风不好,容易产生温室效应,使实验区温度过高,影响实验数据准确性。
农作物科研育种实验的人力物力成本较高,并且容易受外界自燃环境条件影响。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为:如果抗旱棚系统不是自动控制,需要人员一天24小时时时值守监测天气情况;面对变化不定的天气情况,人监测会经常出问题。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通过对抗旱棚系统的智能控制设计,使该系统能够根据天气的变化自动运行;通过对轨道架起的设计,增加了通风功能,避免了温室效应的产生,使作物实验区温度不会过高,能够满足作物育种抗旱实验要求,节约了运行成本,提高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模拟干旱环境鉴定水稻作物耐旱性的温室系统。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模拟干旱环境鉴定水稻等作物耐旱性的自动移动温室系统包括:
支撑平台系统,用于对轨道等整体系统装置进行支撑;
轨道系统,用于移动温室屋顶在轨道上的位置移动和防止移动屋顶系统的侧翻及掉落,移动温室屋顶在轨道上移动的运行稳定系统。
移动屋顶系统,用于通过移动对作物实验区进行遮挡雨水;
灌溉系统,用于对积水进行排出实验区和需要灌溉时抽水到实验区;
雨水感应控制系统,用于对雨水进行自动监测;
电控系统,用于为整体系统提供电力和自动控制各子系统的感知运行。
进一步,所述支撑平台系统采用双立柱结构,双立柱之间焊接有横梁。
进一步,所述轨道系统包括钢轨、轨道梁、动力轮、从动轮、轴承、运行缓冲单元、停车缓冲单元、防翻防掉轨稳定单元和动力传输单元。
进一步,所述防翻防掉轨稳定单元包括防翻防钩、防翻梁和连接板。
进一步,所述停车缓冲单元包括动力弹簧、弹簧腔体、导向杆和基座。
进一步,所述动力传输单元包括电机和减速机,通过传动轴、连轴器、万向节与动力轮连接。
进一步,所述移动屋顶系统的覆盖材料为PC阳光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模拟干旱环境鉴定水稻等作物耐旱性的温室控制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植众联合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湖南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未经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植众联合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湖南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96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塑模具
- 下一篇:一种粘弹性流体携砂能力的快速表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