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络连接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80040.2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3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赵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2/06 | 分类号: | H04W12/06;H04L9/06;H04L9/32;H04W12/0431;H04W12/069;H04W76/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王鹏健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连接 管理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可读 介质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连接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该网络连接管理方法包括:接收用于连接接入点设备的动态密钥;若接收到站点设备发送的包含有所述动态密钥的接入请求,则响应所述接入请求,与所述站点设备建立连接;在与所述站点设备成功建立连接之后,将所述站点设备的物理地址与所述动态密钥进行关联,生成物理地址与动态密钥之间的关联关系;将所述关联关系传递给其它接入点设备,以使所述其它接入点设备根据所述关联关系验证所述站点设备基于所述动态密钥发起的接入请求。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提高站点设备对接入点设备的接入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网络连接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发展,在一些应用场景中,需要有大量的站点设备(即Station,STA)来接入AP(Access Point,接入点),比如企业级WLAN,在这种应用场景中,如何能够有效实现对站点设备的网络连接管理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连接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站点设备对接入点设备的接入效率。
本申请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申请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连接管理方法,包括:接收用于连接接入点设备的动态密钥;若接收到站点设备发送的包含有所述动态密钥的接入请求,则响应所述接入请求,与所述站点设备建立连接;在与所述站点设备成功建立连接之后,将所述站点设备的物理地址与所述动态密钥进行关联,生成物理地址与动态密钥之间的关联关系;将所述关联关系传递给其它接入点设备,以使所述其它接入点设备根据所述关联关系验证所述站点设备基于所述动态密钥发起的接入请求。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连接管理方法,包括:响应于密钥申请请求,分配用于连接接入点设备的动态密钥;将所述动态密钥发送给所述接入点设备和所述密钥申请请求的发起方,以使所述接入点设备基于所述动态密钥验证接收到的接入请求;接收所述接入点设备发送的物理地址与所述动态密钥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物理地址是基于所述动态密钥成功接入所述接入点设备的站点设备所拥有的地址;将所述关联关系发送给其它接入点设备,以使所述其它接入点设备基于所述关联关系验证所述站点设备基于所述动态密钥发起的接入请求。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连接管理方法,包括:接收物理地址与动态密钥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关联关系是其它接入点设备根据所述动态密钥,以及使用所述动态密钥、且与所述其它接入点成功建立连接的站点设备的物理地址生成的;若接收到指定设备发送的接入请求,则获取所述指定设备的物理地址和所述接入请求中包含的接入密钥;根据所述关联关系、所述指定设备的物理地址,以及所述接入请求中包含的接入密钥,对所述接入请求进行验证。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连接管理装置,包括:第一接收单元,配置为接收用于连接接入点设备的动态密钥;第一处理单元,配置为若接收到站点设备发送的包含有所述动态密钥的接入请求,则响应所述接入请求,与所述站点设备建立连接;第一生成单元,配置为在与所述站点设备成功建立连接之后,将所述站点设备的物理地址与所述动态密钥进行关联,生成物理地址与动态密钥之间的关联关系;传输单元,配置为将所述关联关系传递给其它接入点设备,以使所述其它接入点设备根据所述关联关系验证所述站点设备基于所述动态密钥发起的接入请求。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第一接收单元配置为:接收接入点管理平台发送的用于连接所述接入点设备的动态密钥;或接收预配置的用于连接所述接入点设备的动态密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00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