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充电装置、动力电池及预充电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80105.3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9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史登瑞;宋琳;王宗明;夏宝印;孙承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元齐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3/00 | 分类号: | B60L3/00;B60L53/16;B60L50/6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庆骞 |
地址: | 2535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 装置 动力电池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领域,提供了一种预充电装置、动力电池及预充电方法。其中,预充电装置包括第一开关元件、预充电电阻、第二开关元件、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一端连接至动力电池的正极,另一端连接至第一负载端,所述第一负载端为主回路负载端;所述预充电电阻的一端连接至动力电池的正极与第一开关元件的连接点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元件串联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分别与第一负载端和第二负载端对应连接,所述第二负载端同时连接车载充电器回路和DC‑DC转换器回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充电装置、动力电池及预充电方法。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通常,在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包的负载端和电池包中间串联有主开关,在主开关闭合的瞬间会通过很大的电流,为避免瞬间大电流,需要增加预充电回路。预充电装置可以限制容性负载的充电电流,但是,预充电装置的充电电阻一般选择水泥壳或铝型材壳体的绕线电阻,很容易被烧损,成本又非常高。虽然现有技术提供了电动汽车的供电回路,使用继电器控制充电电阻来实现预充电电回路限制主回路的容性负载的充电电流,但是发明人发现,现有的方案无法限制其他回路的容性负载电流,因此存在车载充电器回路、DC-DC转换器回路的开关易烧损、电池包的故障率和维修成本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预充电装置、动力电池及预充电方法,其能够避免车载充电器回路、DC-DC转换器回路的开关易烧损的问题,降低电池包的故障率和维修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预充电装置,其包括第一开关元件、预充电电阻、第二开关元件、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
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一端连接至动力电池的正极,另一端连接至第一负载端,所述第一负载端为主回路负载端;
所述预充电电阻的一端连接至动力电池的正极与第一开关元件的连接点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元件串联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分别与第一负载端和第二负载端对应连接,所述第二负载端同时连接车载充电器回路和DC-DC转换器回路。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均与控制器相连。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充电器发出的预充电脉宽调制信号,并根据所述预充电脉宽调制信号生成预充电控制指令,以控制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的通断。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均为接触器。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均为功率开关管。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预充电电阻为绕线电阻。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负载端连接容性负载。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负载端连接容性负载。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如上述所述的预充电装置的预充电方法,其包括:
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根据预充控制指令通断;其中,预充电控制指令是根据充电器发出的预充电脉宽调制信号而生成的;
控制第一开关元件断开,第二开关元件闭合,对主回路、车载充电器回路和DC-DC转换器回路进行预充电;
当预充电结束后,控制第二开关元件断开,第一开关元件闭合。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其包括如上述所述的预充电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元齐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元齐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01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