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体积混凝土装配模板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81262.6 | 申请日: | 2021-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42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治国;李庆冬;危君安;罗绪昌;戴筱流;杨振宇;崔凤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市交通工程质量与安全中心;上海先行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山东交通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G9/02 | 分类号: | E04G9/02;E04G9/10;E04G17/00;E04G17/07;E04G21/14 |
代理公司: | 济南法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15 | 代理人: | 章艳荣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积 混凝土 装配 模板 施工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大体积混凝土装配模板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上的竖向滑轨、滑动设置在竖向滑轨上的滑台、水平转动的设置在滑台上的两个载板和水平滑动设置在滑台上的两个定位柱,当两个载板转动到与滑台垂直时,两个载板推动两个定位柱在滑台上相向滑动到两滑台之间的间距为设定值A,滑台和定位柱之间设置有第一回位弹簧,当两个载板转动到与滑台同向的方向上,两定位柱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反向运动,两定位柱的间距变为B,B>A;所述的定位柱上设置有限位承压结构,限位承压结构包括第一定位条、第二定位条和限位压板,第一定位条水平滑动设置在定位柱中,两个第一定位条相面对,第二定位条竖向滑动的设置在定位柱中,第一定位条和第二定位条为斜面接触,第一定位条与定位柱之间连接有第二回位弹簧,当限位承压结构不受外力时,第一定位条部分伸出定位柱,限位压板包括水平设置的压板和固定在压板下侧的定位板,压板垂直于滑台,压板固定在第二定位条上且伸出定位柱外,当两个定位柱之间有厚为A的被夹持物体时,且当两个载板转动到和压板方向一致时,两个载板推动两个定位柱移动到间距为A,夹在两个定位柱之间的被夹持物体使两个第一定位条完全进入定位柱,第一定位条推动第二定位条在第一定位条的斜面上下滑,同时带动压板和定位板下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装配模板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板上设置有推杆,推杆与载板垂直,当载板由与滑台同向的方向转动到与滑台垂直时,推杆由与相邻的定位柱不接触运动到推杆推动相邻的定位柱向另一个定柱运动一段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装配模板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柱上设置有推杆,推杆与定位柱垂直,当载板由与滑台同向的方向转动到与滑台垂直时,载板由与相邻的推杆不接触运动到载板推动相邻的推杆带动相应的定位柱运动一段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装配模板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B>2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装配模板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载板上方设置有L形护板,L形护板与载板连接成开口远离载板在滑台上的转动轴线的U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装配模板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底部设置有行走轮,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驱动底座行走的驱动机构。
7.一种大体积混凝土装配模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主体安装的方法,所述的模板主体安装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用复合钢模板搭接模板主体的内层;
b在内层的侧面的插槽上插接侧面连接件;在内层的角部的插槽上插接角连接件;采用如权利要求1-6中任何一项大体积混凝土装配模板施工装置,
b1在一个工作台上将N层侧面连接件或N层角连接件在水平方向依次插接形成一个整体,该整体为N层连接件;N层连接件的两侧伸出工作台;将大体积混凝土装配模板施工装置的定位柱的前侧面与外层侧面连接件或角连接件的限位板接触,载板转动到与滑台垂直,并使N层连接件的两侧分别压在两个载板上;b2,两个定位柱在两个载板的推动下夹住最外层侧面连接件或角连接件的连接板的插槽的两侧;b3将大体积混凝土装配模板施工装置移动到模板主体的内层外,将滑台升高使N层连接件高于内层上待插入的插槽,将N层连接件的插头与内层的插槽对准,使滑台下降将N层连接件连接到内层的插槽中;b4转动载板使载板退出到N层连接件外,定位柱自动松开侧面连接件或角连接件,重复操作步骤b1到b3直到内层的一个插槽从下到上插接好L层的N层连接件;b5重复操作步骤b1到b4直到内层的所有插槽全部插接好;
c在角连接件的限位板与相邻的侧面连接件的限位板之间以及相邻的侧面连接件的限位板之间插接保温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市交通工程质量与安全中心;上海先行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山东交通学院,未经济南市交通工程质量与安全中心;上海先行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山东交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126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盖梁支撑体系楔形卸落装置
- 下一篇:一种跨河桥梁施工用移动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