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染物无组织排放因子获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82344.2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66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波;杨宁;鲁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9 | 代理人: | 冷亚君 |
地址: | 62101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染物 组织 排放 因子 获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染物无组织排放因子获取方法,涉及污染物排放领域。通过获取目标污染物在待测车间内的空气中的浓度和地面灰中的浓度,获得目标污染物在待测车间内空气中的质量和地面灰中的质量,从而获得目标污染物在待测车间内的总质量;以此分别获得工作时段的总质量和非工作时段的总质量,再结合工作时段的原料处理质量,获得目标污染物在待测车间的排放因子。对空气和地面中的污染物分别获取质量,再综合得到总质量,多方面考虑了待测车间的污染物传播介质;基于待测车间工作时段和非工作时段对应的目标污染物质量,以及工作时段处理原料的质量,获得该待测车间的目标污染物排放因子,以准确且完整地针对多个污染物建立相应的排放清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染物排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染物无组织排放因子获取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废弃物回收处理等各种生产活动无组织排放的污染物是环境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之一,对这些生产活动污染物无组织排放清单的建立是明晰各生产活动污染物释放情况、相应技术升级改造以及相关管控措施制定的必要手段。同时,对这些生产活动无组织排放的污染物的有效控制是缓解生态环境污染、保护人体健康、降低相应生产过程工人职业危害的有效手段。
污染物排放清单是某种或某些活动所排放的污染物的种类及量的列表。污染物排放清单的编制对环境保护工作甚至对相关生产及污染防护技术设施的升级改造意义显著。排放因子是反映某种或某些活动单位活动水平下所排放的污染物量的重要指标,是决定排放清单编制数据是否准确的决定性指标。因此,排放因子的准确获取是排放清单准确建立的核心技术问题。
然而,目前对工业生产、废弃物回收处理等车间内生产过程无组织排放因子的获取尚未建立有效、准确的方法,导致其相应排放清单的建立缺乏完整的科学依据和准确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染物无组织排放因子获取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污染物无组织排放因子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目标污染物在待测车间内的第一浓度和第二浓度,所述第一浓度为所述目标污染物在所述待测车间内空气中的浓度,所述第二浓度为所述目标污染物在所述待测车间内地面灰中的浓度;
根据所述第一浓度和所述第二浓度,获得第一质量和第二质量,所述第一质量为所述目标污染物在所述待测车间内空气中的质量,所述第二质量为所述目标污染物在所述待测车间内地面灰中的质量;
根据所述第一质量和所述第二质量,获得所述目标污染物在所述待测车间内的总质量,以获得工作时段的所述总质量和非工作时段的所述总质量;
根据所述工作时段的总质量和所述非工作时段的总质量,以及工作时段的原料处理质量,获得所述目标污染物在所述待测车间的排放因子。
优选地,所述空气包括气相和总悬浮颗粒物相;
所述获取目标污染物在待测车间内的第一浓度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污染物在所述待测车间内气相中的浓度和所述目标污染物在所述待测车间内总悬浮颗粒物中的浓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浓度包括所述目标污染物在所述待测车间内多个第一空气采集位置的浓度;
所述根据第一浓度获得第一质量的步骤包括:
建立以目标污染物排放点为原点、与所述目标污染物排放点的水平距离为x轴、与所述目标污染物排放点的垂直高度为y轴、浓度为z轴的三维坐标系;
获取所述第一浓度以及所述多个第一空气采集位置的第一位置信息,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空气采集位置与所述目标污染物排放点的水平距离和所述第一空气采集位置与所述目标污染物排放点的垂直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科技大学,未经西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23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