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稻谷种子筛选机的风选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82970.1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32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谢光荣;叶思泉;邹云新;杨远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大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9/00 | 分类号: | B07B9/00;B07B4/00;B07B11/02;A01C1/00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16 | 代理人: | 蔡昌伟 |
地址: | 434300 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斗湖堤***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稻谷 种子 筛选 风选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稻谷种子筛选机的风选机构,属稻谷种子筛选设备技术领域。外筒体内通过安装杆由上至下依次安装有一级分选台、二级分选台、三级分选台;各级分选台的上方通过外筒体分别安装有风力管,风力管与风力储备箱连通;一级分选台的风力管对应的外筒体上装有进料管;三级分选台下方的外筒体底部设置有出料管。该风选机构可对稻谷原种进行三级分选,由此可有效地将瘪谷进行去除,以保证原种的优异,进而保证水稻品种的优质性和来年的出芽率,本发明通过选择不同管径的风力管,可调节各分选台的脉冲风力大小,由此可适应不同种类的作物选种,并能保证选种质量和效率,对作物丰收具有积极的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稻谷种子筛选机的风选机构,属稻谷种子筛选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稻是草本稻属的一种,也是稻属中作为粮食的最主要悠久的一种;优质水稻品种的培育离不开优质的水稻原种,因此在水稻育种前要对水稻原种进行严格的筛选,以保证原种的优异。而优质的水稻原种大多是从农民手中购买,但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稻收割时多采用机械收割,这就在水稻收割过程不可避免地掺杂有杂质,如碎叶、石子等,同时水稻收割过程也不可避免地包含有瘪谷(不饱满的稻粒);因此在培育优质的水稻种子时必须对水稻原种进行筛选,以去除上述杂质从而得到优质且饱满的水稻种子,进而保证来年的出芽率。
目前稻谷种子的筛选大多采用筛选机进行,筛选机可有效地将水稻原种中质量比相对较大的碎叶、石子等去除,但由于筛选机为横向出风(气流横向吹出),质量比相对较小瘪谷的去除率并不能完全满足要求,其对来年的出芽率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地将瘪谷进行去除,以保证原种的优异,进而保证水稻品种的优质性和来年出芽率的稻谷种子筛选机的风选机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稻谷种子筛选机的风选机构,包括空压泵、风选筒和风力储备箱,风选筒通过风力储备箱与空压泵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选筒包括外筒体、一级分选台、二级分选台、三级分选台;外筒体内通过安装杆由上至下依次安装有一级分选台、二级分选台、三级分选台;各级分选台的上方通过外筒体分别安装有风力管,风力管与风力储备箱连通;一级分选台的风力管对应的外筒体上装有进料管;三级分选台下方的外筒体底部设置有出料管。
所述的外筒体为顶部呈敞口的锥形圆筒体。
所述的一级分选台、二级分选台、三级分选台分别由内筒体和分选板构成;内筒体内通过固定杆安装有分选板,内筒体为顶部呈敞口的锥形圆筒体,内筒体的底部装有下料管,内筒体的顶部与分选板的顶部间距为2—3cm。
所述的分选板呈圆盘型,分选板的上表面中心部位设置有凸起状的分选平台,分选平台的圆周与分选板的圆周之间为坡面过度。
所述的分选平台上设置有选种凹窝。
所述的一级分选台、二级分选台的下料管呈弯折状,三级分选台的下料管由外筒体底部延伸至外筒体外端。
所述的风力储备箱由电机、箱体、分隔板、脉冲盘和传动轴构成,箱体内通过固定安装的分隔板和轴承座装有传动轴;传动轴上固装有脉冲盘,脉冲盘与分隔板滑动贴合连接,箱体一侧设置有电机,电机与传动轴连接,箱体顶部设置有与空压泵连通的进风管。
所述的脉冲盘呈圆形,脉冲盘上设置有脉冲孔。
所述的分隔板上对应脉冲孔呈环形设置有三个脉冲通孔,脉冲孔与脉冲通孔间歇连通。
所述的分隔板一侧的箱体板上设置有脉冲连通管,脉冲连通管一端与对应的风力管连通,脉冲连通管另一端与对应的脉冲通孔连通。
所述的固定杆和安装杆分别呈十字交叉状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大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大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29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