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包的循环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83609.0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55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许健;周国祥;花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凯达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02 | 分类号: | B22D41/02 |
代理公司: | 常州至善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9 | 代理人: | 赵旭 |
地址: | 21315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包 循环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包的循环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工序:将外壳开口向上进行放置,对外壳内部进行清理,确保无积水;S2、侧壁造型:将耐火材料涂覆或贴覆在外壳的侧壁上;S3、底部造型:将耐火材料涂覆或贴覆在外壳的底部;S4、钢水浇铸:将钢水加入造型完成的钢包中进行浇铸操作;S5、造型拆除:先拆除外壳侧壁上的耐火材料,再拆除外壳底部的耐火材料;S6、循环使用:重复S1至S5对钢包进行循环使用。本发明操作简单,通过对外壳的侧壁和底部设置耐火材料,便于对钢水进行浇铸操作,浇铸后对耐火材料进行拆除并进行二次造型,以完成对其他成分钢水的循环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包的循环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产品浇铸领域,钢包是一种浇铸钢水的常用工具,不同产品由于不同组份的要求,需要在上一个产品浇铸完成后,重新更换钢包来浇铸下一个产品,因此,需要对钢包进行循环利用,由于钢水在钢包内有残留,因此需要将钢包内的耐火材料重新拆除并涂覆,现有技术在拆除耐火材料时费时费力,效率十分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钢包的循环使用方法,该钢包的循环使用方法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易损件更换便捷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钢包的循环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工序:将外壳开口向上进行放置,对外壳内部进行清理,确保无积水;S2、侧壁造型:将耐火材料涂覆或贴覆在外壳的侧壁上;S3、底部造型:将耐火材料涂覆或贴覆在外壳的底部;S4、钢水浇铸:将钢水加入造型完成的钢包中进行浇铸操作;S5、造型拆除:先拆除外壳侧壁上的耐火材料,再拆除外壳底部的耐火材料;S6、循环使用:重复S1至S5对钢包进行循环使用。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S2具体为:S20、在外壳的侧壁上均匀涂覆一层黏土侧层;S21、将耐火侧砖贴附在黏土侧层的表面形成耐火侧层,贴附方式为由下而上逐层贴附;S22、在耐火侧层的表面涂覆一层耐高温涂层。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S3具体为:S31、在外壳的底部均匀涂覆一层黏土底层;S32、将耐火底砖贴附在黏土底层的表面形成耐火底层,耐火底层的外周面与最下层的耐火侧砖相抵,耐火底层的厚度为耐火侧层厚度的1.5-2倍;S33、在耐火底层的表面涂覆一层耐高温涂层。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耐火侧砖为瓦形砖,所述瓦形砖在朝向所述黏土侧层的一面形成为凸起面,所述凸起面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相配合,所述瓦形砖在朝向所述耐高温涂层的一面形成为凹陷面,所述凸起面的上沿或下沿向内凹形成台阶部,所述凸起面的左右侧沿向内凹形成侧槽口。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S21具体为:S211、将耐火侧砖的台阶部向上,同时将耐火侧砖的凸起面朝向黏土侧层并在黏土侧层的底部沿圆周方向依次贴附形成第一层环形结构,台阶部首尾相连形成环形台阶;S212、将环形链条的表面包裹一层石棉后,将环形链条沿圆周方向放入第一层环形结构上的环形台阶;S213、将耐火侧砖的台阶部向下,使环形链条置于台阶部内,同时将耐火侧砖的凸起面朝向黏土侧层并在第一层环形结构上方沿圆周方向依次贴附形成第二层环形结构;S214、将耐火侧砖自下而上进行逐层贴附,奇数层的贴附步骤与S211相同,偶数层的贴附步骤与S213相同。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相邻的奇数层耐火侧砖与偶数层耐火侧砖在高度方向交错布置。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S211和所述S213中,在水平方向上,相邻两个耐火侧砖在贴附时,需要在侧槽口内放置膨胀件。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S5具体为:S51、自上而下将每一层环形结构中的一块耐火侧砖撬开;S52、沿水平方向自下而上逐层拉动环形链条,使环形链条两侧的耐火侧砖自动脱落在外壳内;S53、倾倒外壳后,敲击外壳底部,使耐火底砖脱落,最后将耐火侧砖和耐火底砖同时清理出外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凯达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凯达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36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终端点对点推送方法
- 下一篇:一种等离子体剥除光纤涂覆层的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