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鳜鱼池塘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83645.7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9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奚业文;徐文杰;赵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市徽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K61/59;A01G22/00;A01K63/04;A01K61/2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誉创共远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205 | 代理人: | 顾海丰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当***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鳜鱼 池塘 养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鳜鱼池塘养殖方法,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主养池塘准备、稗草种植、小龙虾养殖、鳜鱼鱼种培育、鳜鱼鱼种投放、肥水池塘搭建、主养池塘肥水、日常管理。本发明鳜鱼池塘养殖提高了鳜鱼质量安全水平,适度肥水抑制车轮虫和斜管虫等寄生虫病害爆发,减少鳜鱼病害的发生和渔药的大幅使用,达到鳜鱼生态健康养殖,提高鳜鱼池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使池塘单位产出不断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鳜鱼池塘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鳜鱼池塘养殖一般强调保持水质清新、提高水中溶解氧,在养殖实际操作中演变成清水养殖鳜鱼,结果是车轮虫和斜管虫等寄生虫病害爆发,鳜鱼养殖陷入杀虫、解毒,再杀虫、解毒的循环中,结果部分养殖的鳜鱼被检出药残。由于养殖观点落后,养殖技术、养殖模式陈旧,新成果、新技术推广慢,养殖条件破坏等原因,导致鳜鱼养殖产量徘徊、效益降低、增产不增效、病害频发、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增加、养殖户积极性受损,严重影响了鳜鱼产业发展。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鳜鱼池塘养殖方法,提高了鳜鱼质量安全水平,适度肥水抑制车轮虫和斜管虫等寄生虫病害爆发,减少鳜鱼病害的发生和渔药的大幅使用,达到鳜鱼生态健康养殖。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鳜鱼池塘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主养池塘准备:选择靠近水源、水质清新、进排水方便的池塘作为鳜鱼养殖的主养池塘,于11月份将上年度养殖的鳜鱼捕捞销售后,干塘暴晒;
(2)稗草种植:将经干塘处理的主养池塘于第二年4月种植稗草,并根据稗草长势给主养池塘加水;
(3)小龙虾养殖:5月上旬向主养池塘中投放小龙虾苗,并于6月上旬捕捞符合上市规格的小龙虾;
(4)鳜鱼鱼种培育:将育苗池清塘消毒,投放鳜鱼夏花培育得到≥5cm规格的鳜鱼鱼种;
(5)鳜鱼鱼种投放:小龙虾捕捞上市结束后,于6月中旬将鳜鱼鱼种投放到主养池塘中;
(6)肥水池塘搭建:选择主养池塘周边的池塘作为肥水池塘,清塘暴晒,并撒生石灰干法清塘,采用肥水剂对池塘水体进行肥水处理;
其中,所述肥水剂包括以下原料:菜籽饼、茶籽、干羊粪、干鹅粪、干塘泥、新鲜紫云英、干秸秆、虾奶粉、骨粉、氯化钾;
(7)主养池塘肥水:从肥水池塘中抽取肥水灌入主养池塘,主养池塘四周种植水生植物调节池水肥度。
(8)日常管理:合理投喂饵料鱼,当主养池塘中鳜鱼排泄出红色的粪便时,视为饵料鱼不足的警示指标,提高饵料鱼的投放量;防治鳜鱼爆发性出血病。
优选地,步骤(1)中,主养池塘的面积为10~15亩,水深为1.5~2.0m;优选地,干塘暴晒30~40d。
优选地,步骤(2)中,稗草播种量为2.4~2.6kg/亩,播种面积占主养池塘总面积的70~80%,种植时最高气温≥15℃。
优选地,步骤(2)中,当稗草株高生长到5cm时,主养池塘可适当加水,水位以不超过稗草芯叶为准;随着稗草的生长,株高达到30cm前同步给池塘加水;待稗草芯叶高度超过30cm时,将水位加至30cm适宜投放小龙虾苗种为准。
优选地,步骤(3)中,小龙虾苗的规格为3~4cm长、投放量为2700~3200只/亩,于6月上旬捕捞规格为20~30只/kg的小龙虾。
上述步骤(3)中,挑选体格健壮、规格统一的小龙虾苗,用3~5%的食盐水浸泡消毒5~10min后投放到主养池塘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市徽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市徽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36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器设备的门体铰链结构及电器设备
- 下一篇:一种猪脸识别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