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并联多端直流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83996.8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90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斌;卢毓欣;李岩;辛清明;邹常跃;徐迪臻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6 | 分类号: | H02J3/36;H02J1/10;H02J3/3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麦小婵;郝传鑫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并联 多端 直流 系统 | ||
1.一种并联多端直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送端双极换流站、第二送端双极换流站和受端双极换流站;
所述第一送端双极换流站的正极换流器通过第一正极直流海缆与所述受端双极换流站的正极换流器连接,所述第一送端双极换流站的负极换流器通过第一负极直流海缆与所述受端双极换流站的负极换流器连接,所述第一送端双极换流站的中性线均通过第一中性线直流海缆与所述受端双极换流站的中性线连接;
所述第二送端双极换流站的正极换流器通过第二正极直流海缆与所述受端双极换流站的正极换流器连接,所述第二送端双极换流站的负极换流器通过第二负极直流海缆与所述受端双极换流站的负极换流器连接,所述第二送端双极换流站的中性线均通过第二中性线直流海缆与所述第一送端双极换流站的中性线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联多端直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性线直流海缆长期通流选型为max(X1,X2);所述第二中性线直流海缆长期通流选型为X2;
其中,X1为第一送端双极换流站的额定电流,X2为第二送端双极换流站的额定电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联多端直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性线直流海缆的长期运行电流不超过所述第一中性线直流连接海缆长期通流选型,具体为:max(X1,X2)≥(Y1+Y2);其中,max(X1,X2)为第一中性线直流海缆通流选型,X1为第一送端双极换流站的额定电流,X2为第二送端双极换流站的额定电流,Y1和Y2分别为第一送端双极换流站和第二送端双极换流站同时以单极金属中线回线运行的长期运行电流。
4.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联多端直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性线直流连接海缆通流选型具备秒级过负荷能力,具体为:在受端双极换流站发生直流单极故障时,第一中性线直流海缆的秒级通流能力为(X1+X2),其中,X1为第一送端双极换流站的额定电流,X2为第二送端双极换流站的额定电流。
5.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联多端直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送端双极换流站的交流侧用于连接第一风电场的风机;
所述第二送端双极换流站的交流侧用于连接第二风电场的风机;
所述受端双极换流站的交流侧用于连接负载。
6.一种并联多端直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送端双极换流站和受端双极换流站;
所述送端双极换流站包括M个送端双极换流站,分别为第1送端双极换流站到第M送端双极换流站;
所述第1送端双极换流站的正极换流器通过第1正极直流海缆与所述受端双极换流站的正极换流器连接,所述第1送端双极换流站的负极换流器通过第1负极直流海缆与所述受端双极换流站的负极换流器连接,所述第1送端双极换流站的中性线均通过第1中性线直流海缆与所述受端双极换流站的中性线连接;
第i送端双极换流站的正极换流器通过第i正极直流海缆与所述受端双极换流站的正极换流器连接,第i送端双极换流站的负极换流器通过第i负极直流海缆与所述受端双极换流站的负极换流器连接,第i送端双极换流站的中性线通过第i中性线直流海缆与所述第1送端双极换流站的中性线连接,其中,M≥2,i=2,…,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399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