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耗能低的加热背心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84037.8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9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华;周国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宝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00 | 分类号: | A41D1/00;A41D13/005;A41D27/00;A41D27/02;A41D27/12;A41D27/18;A41D27/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耗能 加热 背心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耗能低的加热背心,包括背心主体,所述背心主体的两侧均开设有袖口孔,所述背心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收腰带,所述背心主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领口包边,所述背心主体和领口包边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拉链,所述密封拉链的外侧活动安装有拉链头,所述背心主体的前表面位于密封拉链的一侧位置固定安装有调节面板,所述背心主体的两侧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电池袋。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耗能低的加热背心,能够提高了重要部分加热的效果,并提高了上半身的保暖效果,更有效和低功耗的进行穿戴使用,能够灵活的根据穿戴者的需求进行保温和透气调节使用,能够使领口位置更全面的包裹密封,防止了移动时冷气的渗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背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耗能低的加热背心。
背景技术
加热背心是上身穿戴衣物的一种,能够在穿戴后,通过移动供电对背心进行加热,起到了对穿戴人员进行加热取暖的作用,应用于人们的冬季穿戴取暖使用中;
但是现有的加热背心在使用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有待改善,首先,加热背心的加热范围和热量是平均的,不能够对重要的上半身进行密集的加热,降低了上半身的取暖保温效果,无法更有效和低功耗的进行穿戴使用,其次,背心穿戴时,不能够根据穿戴者的需求进行保温和透气调节使用,不方便不同场合的穿戴使用,最后,不能够使领口位置更全面的包裹密封,导致了移动时冷气的渗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耗能低的加热背心,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耗能低的加热背心,包括背心主体,所述背心主体的两侧均开设有袖口孔,所述背心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收腰带,所述背心主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领口包边,所述背心主体和领口包边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拉链,所述密封拉链的外侧活动安装有拉链头,所述背心主体的前表面位于密封拉链的一侧位置固定安装有调节面板,所述背心主体的两侧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电池袋,所述背心主体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多个加热棉包,所述加热棉包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多个电阻加热管,所述背心主体的内表面位于加热棉包的上方位置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绑带,所述背心主体的内表面通过连接绑带固定安装有内衬护心结构,所述背心主体的后表面设置有保暖调节机构,所述领口包边的后表面设置有收颈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内衬护心结构包括有内衬主体、内衬领口、内衬袖口、加热凸点、胸口调节带、胸口粘连带、袖口调节带和袖口粘连带,所述内衬主体固定安装在连接绑带的外侧,所述内衬主体的顶部开设有内衬领口,所述内衬主体的两侧均开设有内衬袖口,所述内衬主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多个加热凸点,所述内衬主体的前表面设置有胸口调节带和胸口粘连带,所述胸口调节带与胸口粘连带配合连接,所述内衬主体的两侧均设置有袖口调节带和袖口粘连带,所述袖口调节带与袖口粘连带配合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内衬主体与背心主体的内表面贴合连接,所述加热棉包位于内衬主体的下方位置,所述内衬领口位于领口包边的下方位置,所述内衬袖口位于袖口孔的一侧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保暖调节机构包括有贴面布料、透气网纹、粘面边框和锡箔面料,所述贴面布料和粘面边框均设置在背心主体的后表面,所述贴面布料位于粘面边框的前方,所述透气网纹固定安装在贴面布料的内侧,所述锡箔面料固定安装在粘面边框的内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贴面布料与背心主体活动连接,所述贴面布料与粘面边框配合连接,所述透气网纹位于锡箔面料的前方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收颈机构包括有收缩带、收缩弹力绳和调节卡扣,所述收缩带活动安装在领口包边的后表面,所述收缩弹力绳设置在收缩带的外侧,所述调节卡扣活动安装在收缩带的外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收缩弹力绳的两端穿入至收缩带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卡扣位于收缩带的前方位置,所述收缩带呈弧形围绕领口包边排列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宝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宝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40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