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边交替极型混合励磁无刷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84197.2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92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王凯;柳霖;张旭;刘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16/00 | 分类号: | H02K16/00;H02K1/16;H02K1/17;H02K1/27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石艳红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边 交替 混合 励磁无刷 电机 | ||
1.一种双边交替极型混合励磁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定转子一、定转子二、电枢绕组、环形直流励磁绕组和转轴;
定转子一和定转子二沿转轴轴向平行并列设置;
定转子一包括定子一、转子一以及设置在两者间的气隙;
定转子二包括定子二、转子二以及设置在两者间的气隙;
定子一和定子二共同构成定子,定子一和定子二朝向气隙的一侧均沿周向均匀交替布设有定子铁心极和定子永磁极;
转子一和转子二共同构成转子,转子一和转子二朝向气隙的一侧均沿周向均匀交替布设有转子铁心极和转子永磁极;
电枢绕组绕设在定子的定子槽中;
定子一和定子二之间具有轴向气隙,环形直流励磁绕组布设在轴向气隙中;
定子永磁极在电枢绕组中产生的磁链与转子永磁极在电枢绕组中产生的磁链应正向叠加,同时,定转子一产生的电枢绕组磁链与定转子二产生的电枢绕组磁链也应正向叠加;因此,定转子一和定转子二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a、定子一和转子一的永磁极的极性相同,定子二和转子二的永磁极的极性相同;
b、定转子一中永磁极的极性和定转子二中永磁极的极性相反,且转子一和转子二沿周向偏移一个极距,转子一和转子二共轴旋转;
c、定子一的永磁极中心线与定子二的永磁极中心线轴向对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边交替极型混合励磁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定子极对数ps、转子极对数pr以及电枢绕组极对数pa,满足如下公式:
pr=|pa±ps|
且ps=k×Ns
其中,k为正整数,Ns为定子槽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边交替极型混合励磁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环形直流励磁绕组的电流大小和方向,实现气隙磁场中增磁和弱磁的双向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边交替极型混合励磁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增磁时,环形直流励磁绕组的电励磁在铁心极上产生的磁通方向与相邻永磁极的极性相反;弱磁时,环形直流励磁绕组的电励磁在铁心极上产生的磁通方向与相邻永磁极的极性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边交替极型混合励磁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根据所需要的环形直流励磁绕组的安匝数,调整定子一和定子二之间的轴向气隙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边交替极型混合励磁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转轴采用导磁材料或非导磁材料;当转轴采用非导磁材料时,转轴与转子之间还设置有转子实心导磁轭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边交替极型混合励磁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在定转子一和定转子二外周的机壳,机壳采用导磁材料或非导磁材料;当机壳采用非导磁材料时,机壳与定转子一和定转子二之间还设置有实心导磁轭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边交替极型混合励磁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定子一和定子二的定子槽轴向对齐,且定子一和定子二的定子槽槽口轴向对齐,以便于电枢绕组能统一绕制在定子一和定子二的定子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边交替极型混合励磁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定子和转子中的永磁极采用表贴式永磁体或内置式永磁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419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