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脑得生浓缩丸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84225.0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7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向忠友;仇金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天济草堂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734 | 分类号: | A61K36/734;A61K9/28;A61P1/08;A61P9/10;B01F7/18;B01F15/00 |
代理公司: | 长沙鑫泽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47 | 代理人: | 刁飞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浓缩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脑得生浓缩丸的制备方法,属于药物制剂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处理:称取三七、川芎、红花、葛根和去核后的山楂,然后将三七、葛根粉碎后过80目筛,混匀后得到细粉;将川芎、红花和去核后的山楂倒入混料装置中混合,然后再倒入蒸煮装置,加水蒸煮两次,过滤后得到滤液;S2、浓缩:将滤液进行浓缩,得到清膏;S3、药丸的制备:在清膏中加入炼蜜,混匀,制丸,得到药丸;S4、成品的制备:将药丸置于包衣锅内旋转,加入活性炭,经旋转,包衣后,在75℃干燥4h,分装得到蜜丸。本发明解决了现有脑得生丸制备过程中,采用乙醇提取,工艺复杂且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脑得生浓缩丸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脑得生丸,中成药名。为理血剂,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之功效。主治瘀血阻络所致的眩晕、中风,症见肢体不用,言语不利及头晕目眩;脑动脉硬化、缺血性脑中风及脑出血后遗症见上述证候者。药性分析:方中三七活血通络,化瘀止痛为主药。辅以红花活血化瘀而通络;川芎行气活血,化瘀通络,祛风止痛。佐以葛根解肌宣痹,解痉止痛,除烦;山楂行气化瘀,健脾消食。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疏通经络,醒脑开窍之功。
授权公告号为CN1282468C、授权公布日为2006年11月01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脑得生软胶囊新剂型及其制备方法。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采用乙醇进行提取,其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且乙醇回收难度高,容易残留。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脑得生浓缩丸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脑得生浓缩丸的制备方法,其解决了现有脑得生丸制备过程中,采用乙醇提取,工艺复杂且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脑得生浓缩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处理
称取三七、川芎、红花、葛根和去核后的山楂,然后将三七、葛根粉碎后过80目筛,混匀后得到细粉;将川芎、红花和去核后的山楂倒入混料装置中混合,然后再倒入蒸煮装置,加水蒸煮两次,过滤后得到滤液;
S2、浓缩
将步骤S1中的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2-1.25,得到清膏;
S3、药丸的制备
在步骤S2中的清膏中加入炼蜜,混匀,然后通过自动制丸机制丸,得到药丸;
S4、成品的制备
将步骤S3中的药丸置于包衣锅内旋转,按照质量比药丸:活性炭=200:1的比例加入活性炭,经旋转,包衣后,在75℃干燥4h,分装得到蜜丸。
进一步优选为:三七、川芎、红花、葛根和去核后的山楂称取的质量份数分别为:三七70-80份;川芎70-80份;红花90-100份;葛根250-300份;山楂150-180份。
进一步优选为:在步骤S3中,炼蜜质量份数为40-60份;
进一步优选为:在步骤S1中,蒸煮时,先加川芎、红花和去核后的山楂10倍量的水蒸煮1.5h,过滤得第一药液,然后再加川芎、红花和去核后的山楂8倍量的水蒸煮1h,过滤得第二药液,合并第一药液、第二药液,得到滤液。
进一步优选为:在步骤S1中,所述混料装置包括混合罐和设置在所述混合罐上部一侧的壳体,所述混合罐上部一侧设置有进料通道,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推料通道、滑动通道、进气通道、连接通道和储气腔,所述储气腔上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气泵连接,所述滑动通道、进气通道、连接通道和储气腔依次设置,所述推料通道位于所述滑动通道上方且一端与所述进料通道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天济草堂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天济草堂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42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