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纤维在带翻边隔板中的铺层方法和带翻边隔板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84771.4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5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杰;王智文;栗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08 | 分类号: | B29C70/08;B29C70/22;B32B9/00;B32B9/04;B32B17/02;B32B33/00;B32B3/04;B32B3/08;B29K223/00;B29K277/00;B29K307/04;B29K309/08;B29K3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周慧云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仁***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纤维 带翻边 隔板 中的 方法 | ||
1.一种连续纤维在带翻边隔板中的铺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带翻边隔板本体层的至少部分表面铺设增强层,所述带翻边隔板本体层中铺设有第一纤维,所述增强层中铺设有第二纤维,所述增强层的厚度小于所述带翻边隔板本体层的厚度,所述第二纤维的模量大于所述第一纤维的模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纤维的模量与所述第一纤维的模量之比不小于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层的厚度与所述带翻边隔板本体层的厚度之比不小于1/4。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纤维选自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芳纶纤维和聚乙烯纤维中的至少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纤维为碳纤维。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层在所述带翻边隔板本体层表面的铺设面积为50%-100%。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纤维在所述增强层中铺设的层数为1-5层;
任选地,所述第二纤维在所述增强层中的铺设角度α为45°。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纤维在所述带翻边隔板本体层中的设计为[+45°/-45°/0°/90°]s。
9.一种带翻边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翻边隔板是采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铺层方法得到的。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具有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翻边隔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477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绿色环保型电化铝烫金系统
- 下一篇:闪蒸罐系统及其串联式双节流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