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玻璃真空中高温集热管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85474.1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5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杨会荣;贾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会荣 |
主分类号: | F24S10/40 | 分类号: | F24S10/40;F24S10/70;F24S70/10;F24S40/46;F24S70/225;F24S70/60 |
代理公司: | 青岛锦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3 | 代理人: | 黄钰 |
地址: | 253000 山东省德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真空 高温 热管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玻璃真空中高温集热管,涉及太阳能集热管技术领域。该全玻璃真空中高温集热管,包括外管、内管、翅片管和端盖。本发明的全玻璃真空中高温集热管,可以应用于中高温工况,其内外管均为玻璃材质,大大降低了产品成本;在中高温工况下,管体受热产生的伸长形变挤压内管,由呈波浪状结构的内管收缩以缓冲伸长形变,以避免管体发生膨胀造成管体破裂;在外管尺寸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内管呈波浪状结构,可以增大内管的受光面积,以充分利用采光面积,显著提升太阳能的热利用率,降低集热成本,将其应用于集热系统以进一步提升集热系统在有效工作温度内的集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集热管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全玻璃真空中高温集热管。
背景技术
目前太阳能集热管已发展三十余年,在太阳能热利用中应用极为广泛。太阳能集热管一般为双层管(外管和内管)设计。按照开口方式,太阳能集热管分为单端开口方式和两端开口方式。其中,单端开口的太阳能集热管一般应用于中低温工况,其外管、内管可以均采用玻璃管,以降低集热管产品成本。两端开口的太阳能集热管一般应用于中高温工况,外管一般采用玻璃管,内管一般采用金属管,若外管、内管均采用玻璃管,则双层管管体在中高温工况受热膨胀容易造成管体破裂。内管采用金属管可以避免管体受热膨胀破裂,但导致集热管产品的成本较高。此外,目前应用于中高温工况的太阳能集热管,其有限的采光面积得不到充分的利用,造成太阳能的热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玻璃真空中高温集热管,应用于中高温工况,内外管均为玻璃材质,避免受热膨胀造成管体破裂,且充分利用采光面积,提高太阳能的热利用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全玻璃真空中高温集热管,包括外管、内管、翅片管和端盖;
所述外管由玻璃材料制成,外管的两端开口;
所述内管由玻璃材料制成,内管的两端开口;
内管位于外管的内部,内管的两端分别与外管对应的两端熔封连接;
内管与外管之间设置为真空夹层,所述真空夹层被抽为真空,所述真空夹层内设置吸气剂;
所述内管整体呈波浪状结构;
内管的两端均装配所述端盖;
所述翅片管位于内管的内部,翅片管的两端穿过所述端盖。
优选的,所述内管的外壁均涂覆有选择性吸收涂层。
优选的,内管与外管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撑卡,弹性支撑卡的一端搭接内管的外壁,弹性支撑卡的另一端搭接外管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吸气剂设置于弹性支撑卡上。
优选的,外管的内径保持一致。
优选的,所述内管由模具采用压制法工艺制成。
优选的,内管两端与外管两端的熔封连接位置为圆角结构。
优选的,所述翅片管由金属材料制成。
优选的,翅片管两端的翅片沿翅片管的径向延伸抵接内管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端盖由隔热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会荣,未经杨会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54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