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炉内旋流飞灰再燃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85822.5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7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郭强;李华;徐雨贤;刘常明;鲁彦生;刘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绿源能源环保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B70/00 | 分类号: | F23B70/00;F23L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兴智翔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8 | 代理人: | 郭卫芹 |
地址: | 115000 辽宁省营口市中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炉内旋流飞灰 再燃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锅炉环保排放技术领域,为一种炉内旋流飞灰再燃装置,包括:筒体及二次风装置,所述二次风装置的进风口与所述筒体的出风口密封连接,所述筒体的进风口与凝渣管的出风口密封连接,所述筒体内设有叶片,所述叶片与从所述凝渣管出来的飞灰的流动方向呈夹角。该方案有效解决了解决炉内脱硫效率不高的问题,提高炉内脱硫脱硝的效率;另一方面,二次风与飞灰混合均匀,有利于飞灰再燃,且整个结构经过流体分析软件模拟,实际应用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炉环保排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炉内旋流飞灰再燃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国家对锅炉尾部烟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的要求,现有的锅炉普遍采取相应措施降硫抑氮。而随着国家对污染物排放环保指标的日益严苛,对脱硫脱硝等环保措施的要求也在提高。
目前采用较多的是燃烧后进行烟气的环保处理。按布置位置,主要分为炉内和炉外。但是现有的炉内脱硫脱硝的方案效率不高,而炉外脱硫脱硝的环保成本比较大,综上所述急需解决上述尾气环保处理的高效且成本低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炉内旋流飞灰再燃装置,解决了以上所述的炉内脱硫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炉内旋流飞灰再燃装置,包括:筒体及二次风装置,所述二次风装置的进风口与所述筒体的出风口密封连接,所述筒体的进风口与凝渣管的出风口密封连接,所述筒体内设有叶片,所述叶片与从所述凝渣管出来的飞灰的流动方向呈夹角。
可选的,所述筒体内设有中心轴,所述叶片的根部与所述中心轴焊接,所述叶片的边缘与所述筒体的内壁抵接。
可选的,所述叶片为扇形平板,所述扇形平板的窄边与所述中心轴焊接,宽边与所述筒体内壁抵接。
可选的,多个所述叶片绕所述中心轴环形对称分布形成一层过烟混合层,相邻两个叶片之间留有间隙。
可选的,多个所述过烟混合层沿着所述中心轴纵向排列,且相邻两层过烟层的间隙沿纵向错位。
可选的,所述叶片为螺旋上升式叶片,所述螺旋上升式叶片的边沿与所述筒体内壁焊接。
可选的,所述叶片的材料为钢板。
可选的,所述凝渣管的进风口与锅炉炉膛后的燃烬室的出风口密封连接,所述锅炉炉膛后的燃烬室内设有脱硫脱硝反应剂的喷入装置。
可选的,所述筒体下方设有两个进气口,一个进气口与凝渣管的出风口密封连接,另一个进气口与大气接通。
可选的,所述叶片与从所述凝渣管出来的飞灰的流动方向呈夹角,多个所述叶片呈点缀碎片化形式的星点缀焊接在内壁上,且沿着筒体的轴线方向呈螺旋上升式。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炉内旋流飞灰再燃装置,包括:筒体及二次风装置,所述二次风装置的进风口与所述筒体的出风口密封连接,所述筒体的进风口与凝渣管的出风口密封连接,所述筒体内设有叶片,所述叶片与从所述凝渣管出来的飞灰的流动方向呈夹角。该方案有效解决了解决炉内脱硫效率不高的问题,提高炉内脱硫脱硝的效率;另一方面,二次风与飞灰混合均匀,有利于飞灰再燃,且整个结构经过流体分析软件模拟,实际应用效果好。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炉内旋流飞灰再燃装置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位图1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绿源能源环保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辽宁绿源能源环保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58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流无刷电机驱动方法
- 下一篇:警报发出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