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α-硫辛酸在抗鱼类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感染方面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86552.X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10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易梅生;张弯弯;贾坤同;陈晓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385 | 分类号: | A61K31/385;A61P31/14;A61P7/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高冰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辛酸 鱼类 病毒性 血性 败血症 病毒感染 方面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α‑硫辛酸的新用途,具体涉及α‑硫辛酸在抗鱼类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感染方面的应用,为寻找对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具有抗病毒活性的药物,本发明通过研究发现α‑硫辛酸在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感染细胞过程中发挥显著的抗病毒功能,且在治疗病毒性出血败血症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可用于鱼类感染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后的治疗。本发明不仅提供了α‑硫辛酸的新用途,而且为鱼类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α-硫辛酸的新用途,具体涉及α-硫辛酸在抗鱼类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感染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viral hemorrhagic septicemia,VHS)是一种由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viral hemorrhagic septicemia virus,VHSV)引起的传染性鱼类病毒病。VHSV能够以水、食鱼鸟类和被感染鱼排泄物作为传播媒介,在鱼群中广泛传播,引起爆发性死亡。目前,VHS主要流行于欧洲、北美和亚洲东部国家,可感染包括虹鳟、鲑鱼、大口黑鲈等多种海淡水经济鱼类,严重危害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已将VHS列入二类动物疫病和禁止进入的二类动物传染性疫病行列。
VHSV属于单股负链病毒目(Mononegavirales)、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弹状病毒属(Novirhabdovirus)。VHSV的基因组为单一节段的负链RNA,大小约为11kb(kilobase),能够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和翻译出6个病毒蛋白,其蛋白开放阅读框在基因组中的排列顺序依次为3′-N-P-M-G-NV-L-5′。整个病毒颗粒的形状与子弹相似,长度约170-180nm,宽度约60-70nm。根据N和G基因的差异,VHSV可分成4种主要的基因型(I–IV)和亚型(基因型Ia-Ie,基因型IVa-IVb)。
α-硫辛酸(α-Lipoic Acid,LA)是一种含有两个硫原子的辛酸衍生物,化学式为C8H14O2S2。LA具有两种对映异构体,分别为右旋异构体(R)和左旋异构体(S),内源性LA多以R-LA形式存在,而人工合成的LA是由两种对映异构体组成的混合物。LA被称为是“功能最多且活性最强”的一种抗氧化剂。细胞内的LA能够通过消除细胞代谢产生的过氧化分子和超氧化分子,从而降低脂质、DNA和氨基酸等分子所受到的氧化损伤,缓解生物的氧化应激反应;也可以通过促进胞内谷胱甘肽、维生素E和维生素C等抗氧化分子的再生,发挥抗氧化功能。因此,在水产养殖行业中,LA已被用作饲料添加剂,以提高鱼类的抗氧化能力,抵御氧化应激反应对鱼体造成的伤害。此外,LA也可作为一种抗病毒药物,对多种病毒具有抑制作用,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毒,HIV-1)、牛痘病毒(VACV)和冠状病毒等。通过抑制依赖NF-κB的长末端重复序列的活化,LA能够阻止HIV-1基因整合进入宿主基因组,从而显著抑制HIV-1的复制。在人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几种细胞系中,LA显示出对VACV晚期基因表达的显著抑制,从而发挥抗VACV的功能。LA还可以通过增加细胞内的pH值来抑制SARS-CoV-2的入侵过程,从而增强人类对新冠病毒的防御能力。然而,目前,尚未有相关文献证实LA具有抗VHSV活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α-硫辛酸在抗鱼类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感染方面的应用,本发明通过研究发现α-硫辛酸在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感染细胞过程中发挥显著的抗病毒功能,且在治疗病毒性出血败血症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α-硫辛酸在制备抗鱼类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α-硫辛酸在制备抗鱼类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感染细胞的药物中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抗鱼类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感染细胞为抑制鱼类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的复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65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