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玉米芯-聚己内酯粉末混合体系制备强化脱氮缓释碳源填料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87239.8 | 申请日: | 202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11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燕;李丛宇;闫国凯;常洋;董伟羊;王欢;凌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芯 内酯 粉末 混合 体系 制备 强化 脱氮缓释 碳源 填料 方法 | ||
1.一种以玉米芯-聚己内酯粉末混合体系制备强化脱氮缓释碳源填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玉米芯机械破碎后的粉末(100-300目)和聚己内酯(100-300目)粉末干燥后放入将聚乙烯醇(PVA)水溶液与海藻酸钠(SA)水溶液混合液中,交联成型后得到产品,所述玉米芯-聚己内酯粉末混合体系为玉米芯粉、聚己内酯、聚乙烯醇-海藻酸钠的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玉米芯-聚己内酯粉末混合体系制备强化脱氮缓释碳源填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在90-95℃的水浴加热下反应2h得到混合液,所得悬浮液中PVA含量为8%(w/v),SA含量为0.5%(w/v)。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玉米芯-聚己内酯粉末混合体系制备强化脱氮缓释碳源填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玉米芯和聚己内酯均以粉末形式加入聚乙烯醇-海藻酸钠混合液,粒径均为100-300目,控制浓度为5-10%(w/v)。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以玉米芯-聚己内酯粉末混合体系制备强化脱氮缓释碳源填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进行玉米芯-聚己内酯粉末混合前,对所述玉米芯、聚己内酯、聚乙烯醇、海藻酸钠进行预处理,具体步骤如下:将玉米芯粉和聚己内酯粉末制备后进行干燥备用;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在90-95℃的水浴加热下反应2h得到混合液,所得悬浮液中PVA含量为8%(w/v),SA含量为0.5-1%(w/v),冷却至室温备用;配制4%CaCl2的饱和H3BO3溶液配制备;
进行玉米芯-聚己内酯粉末混合后,对所述混合体系进行后处理,具体步骤如下: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将混合物转移到一定尺寸和构型的模具(如立方体、球体、圆柱体等)中,在-20℃冷冻12h,成型后将制备好的填料倒入4%CaCl2的饱和H3BO3溶液中(H3BO3-CaCl2)中,在4℃下浸泡24h,然后用超纯水冲洗后备用。
5.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以玉米芯-聚己内酯粉末混合体系制备强化脱氮缓释碳源填料的方法得到的产品,即以玉米芯-聚己内酯粉末混合体系制备强化脱氮缓释碳源填料。
6.权利要求5所述的以玉米芯-聚己内酯粉末混合体系制备强化脱氮缓释碳源填料在低碳氮比类污水强化脱氮处理中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缺氧条件下,采用生物工艺进行低碳氮比类污水处理,在所述生物工艺缺氧段中包括以玉米芯-聚己内酯粉末混合体系制备强化脱氮缓释碳源填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采用生物工艺缺氧段可以是反硝化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反硝化滤池、厌氧-缺氧-好氧(A2O)工艺中的缺氧池、氧化沟工艺中的缺氧段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723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少层黑磷烯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定子及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