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震的免拆卸装配式模板及其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87391.6 | 申请日: | 202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5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刘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9/02 | 分类号: | E04G9/02;E04G9/10;E04G17/00;E04G17/065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祁学民 |
地址: | 45004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震 拆卸 装配式 模板 及其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震的免拆卸装配式模板及其安装方法,包括模板板体;所述模板板体包括拼接板、多个连接块和多个螺纹杆,所述模板板体由多个结构大小均相同的拼接板自前向后串联构成板状结构,所述模板板体有4个,分别为前板体、右板体、后板体和左板体,4个模板板体依次首尾串接构成上下开口的中空长方体,所述前板体和后板体呈前后对称状态,所述左板体和右板体呈左右对称状态,每相邻两个模板板体经一个连接体连接,每个模板板体两侧的连接体呈对称状态。本发明为解决免拆模板难以灵活使用、抗震能力差与模板和混凝土构件的连接强度不高的问题,能够在提高模板的使用灵活性的同时,也能够提高模板的抗震性和模板与混凝土构件的连接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模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震的免拆卸装配式模板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模板是指浇筑混凝土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成型的模具,是一种支护结构,建筑模板的作用是承受混凝土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建筑模板对混凝土构件的成型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控制构件的尺寸精度,还直接影响施工进度和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免拆模板是现代建筑发展的过程中的一种新型模板,免拆模板的使用在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也能够对混凝土构件起到抗震、保温的作用,混凝土构件成型后,免拆模板能够作为混凝土构件的墙板使用。
但是目前使用的免拆模板通常为整体预制成型,需要根据施工场地的大小进行切割才能使免拆模板适配施工场地,免拆模板的抗震能力需要根据材料本身来进行评判,抗震能力差的免拆模板难以抵御强度较高的外部荷载,此外,现有免拆模板和混凝土构件的连接强度不高,难以保证模板和混凝土构件的连接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免拆模板难以灵活使用、抗震能力差与模板和混凝土构件的连接强度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抗震的免拆卸装配式模板及其安装方法,能够在提高模板的使用灵活性的同时,也能够提高模板的抗震性和模板与混凝土构件的连接强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抗震的免拆卸装配式模板,包括模板板体;
所述模板板体包括拼接板、多个连接块和多个螺纹杆,所述模板板体由多个结构大小均相同的拼接板自前向后串联构成板状结构,所述拼接板包括承载体和连接板,所述承载体为右侧开口的中空长方体,所述承载体右侧开口处设置有封闭承载体右侧开口的封板,所述封板的左侧面和承载体的左侧板的内侧面之间的空间内自上向下间隔设置有多个隔板,多个所述隔板将承载体和封板构成的空间分隔成多个大小一致的空腔,每个空腔所在的封板左侧面的前部沿封板竖直方向设置有向封板内部凹陷的、开口朝左的第一滑槽,每个空腔所在的封板左侧面的后部沿封板竖直方向设置有向封板内部凹陷的、开口朝左的第二滑槽,第一滑槽的上下两端内和第二滑槽的上下两端内均设置有缓冲垫,每个空腔内均设置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为前后两端为弧形边、上下两端为直边、弧形凸起朝左的弧形的弹性板体,所述缓冲板的左侧面中部连接于所在空腔的承载体的左侧板的内侧面中部,所述缓冲板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位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内的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所述缓冲板上端的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分别与所在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内上端的缓冲垫接触,所述缓冲板下端的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分别与所在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内下端的缓冲垫接触,所述封板的右侧面的前后两端均沿封板竖直方向设置有和封板垂直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为长方形板体,两个所述连接板相对侧面上均设置前后对称的卡板,每个卡板均为倾斜设置的板体,每个所述卡板左端连接于所在连接板的左部、右端向封板的右侧面倾斜,每个卡板的右端到封板的距离小于所在连接板的宽度,每个连接板上均沿连接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贯穿所在连接板前后侧面的、位于所在连接板上的卡板右侧的第一螺纹孔,每个拼接板右侧的两个连接板上的第一螺纹孔呈前后相对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未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73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线缆架
- 下一篇: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残障人士登车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