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伞中棒自动装配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87842.6 | 申请日: | 202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5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生;张东亮;余传义;萧天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晋江市聚赢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7 | 分类号: | B23P19/027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邱昱 |
地址: | 362216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伞中棒 自动 装配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伞中棒自动装配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小关刀装配装置、第一推杆装置、弹片装配装置以及第二推杆装置;小关刀装配装置包括第一横梁、设在第一横梁上的小关刀送料装置和第一关刀推送装置;小关刀送料装置用于储存小关刀并将小关刀输送至第一关刀推送装置,第一关刀推送装置用于将小关刀装配至小管内;第一推杆装置包括将小管推入中管的小管推装机构以及对小管装配时进行导向的第一伞管导向机构;弹片装配装置包括第一震动上料机,弹片装配板,弹片推杆以及驱动弹片推杆平移的第二推杆驱动气缸,第一震动上料机用于将弹片输送至弹片装配板;第二推杆装置包括将中管和小管推入大管内的中管推装机构和将小管由大管内夹出的小管夹取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伞中棒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伞中棒自动装配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伞中棒装配工艺主要是先将小管,中管以及大管通过手工装配在一起,然后再在伞管装配上上对应的塑胶件。现有的伞中棒伞管装配工艺还较为传统,主要通过人工手动装配,装配效率低下,并且伞中棒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工作量十分巨大。此外,小管与中管装配前,要在小管的端部装入小关刀,方便之后小管与中管能够相互扣合固定,中管与大管装配前,要在中管的端部装上弹片,才能使中管的端部与大管的端部卡扣配合。而通过手动装配不仅装配精度低,导致伞中棒的装配质量下降,而且小关刀和弹片这种金属部件体积小,不容易安装,工人在装配时也容易被小关刀划伤手部受伤。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伞中棒自动装配设备,能够实现对伞中棒高效的自动化装配,提高装配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同时提升伞中棒的装配质量。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伞中棒自动装配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小关刀装配装置、第一推杆装置、弹片装配装置以及第二推杆装置;小关刀装配装置包括第一横梁、设在第一横梁上的小关刀送料装置和第一关刀推送装置;所述小关刀送料装置用于储存小关刀并将小关刀输送至第一关刀推送装置,所述第一关刀推送装置用于将小关刀装配至小管内;第一推杆装置包括将小管推入中管的小管推装机构以及对小管装配时进行导向的第一伞管导向机构;弹片装配装置包括第一震动上料机,弹片装配板,弹片推杆以及驱动弹片推杆平移的第二推杆驱动气缸,第一震动上料机用于将弹片输送至弹片装配板;第二推杆装置包括将中管和小管推入大管内的中管推装机构和将小管由大管内夹出的小管夹取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实现对伞中棒的伞管进行自动装配,有效提高伞中棒的装配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并且通过机械化装配能够有效提高装配精度,进一步提升伞中棒的装配质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晋江市聚赢数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晋江市聚赢数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78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伞中棒高效自动化装配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用于磷化铟晶体的制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