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88169.8 | 申请日: | 202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94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鲁岗;王甫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大宝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75/08 | 分类号: | C09J175/08;C09J11/06;C08G18/66;C08G18/48;C08G18/34;C08G18/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东律师事务所 11499 | 代理人: | 迟爽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性 聚氨酯 胶粘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25‑30份聚四氢呋喃醚二醇、8‑15份异佛尔醇二异氰酸酯、0.8‑1.2份1,4‑丁二醇、1‑2份二羟甲基丙酸、1‑1.5份三乙胺、0.2‑0.5份乙二胺、10‑15份二乙基甲酰胺、5‑7份十一碳烯酰胺、2‑3份季戊四醇四巯基乙酸酯、0.2‑0.3份交联剂、50‑60份去离子水;一种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基体聚氨酯的制备;基体聚氨酯与十一碳烯酰胺和季戊四醇四巯基乙酸酯交联产物的混合。本申请中,由线性直链的十一碳烯酰胺与季戊四醇四巯基乙酸酯产生交联反应,形成致密的缠绕结构,得到坚韧的网状交联物,与基体聚氨酯进一步混合,有促进应变诱导结晶的趋势,获得更好的初粘性和力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胶粘剂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氨酯(PU)胶粘剂是指在分子链中含有氨基甲酸酯基团(-NHCOO-)或异氰酸酯基(-NCO)的胶粘剂,可分为多异氰酸酯和聚氨酯两大类。由于聚氨酯胶粘剂含有这两个基团显示出较高的活性与极性,所以其应用于许多种基材,如泡沫、塑料、木材、皮革、织物、纸张、陶瓷等多孔材料,以及金属、玻璃、橡胶、塑料等表面光洁的材料,对它们具有优良的粘结力;但是,目前的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存在初粘性低的问题,仍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聚氨酯胶粘剂的初粘性,本申请提供一种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水性聚氨酯胶粘剂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25-30份聚四氢呋喃醚二醇;
8-15份异佛尔醇二异氰酸酯;
0.8-1.2份1,4-丁二醇;
1-2份二羟甲基丙酸;
1-1.5份三乙胺;
0.2-0.5份乙二胺;
10-15份二乙基甲酰胺;
5-7份十一碳烯酰胺;
2-3份季戊四醇四巯基乙酸酯;
0.2-0.3份交联剂;
50-60份去离子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线性直链分子十一碳烯酰胺与季戊四醇四巯基乙酸酯之间产生交联反应,可形成致密的缠绕结构,得到坚韧的网状交联物,有促进应变诱导结晶的趋势,获得更好的初粘性和力学性能;反应得到的基体聚氨酯进一步与交联物混合,可提高聚氨酯胶粘剂的胶层内聚力,继而有效提高初粘性和粘接强度。
优选的,所述十一碳烯酰胺和季戊四醇四巯基乙酸酯的重量份数比为3: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试验证明,当十一碳烯酰胺和季戊四醇四巯基乙酸酯之间的重量份数比为3:1时,得到的聚氨酯胶粘剂具有更高的初粘性和粘接强度。
优选的,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原料还包括0.1-0.2份N-甲氧甲基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添加适量的N-甲氧甲基胺,提高季戊四醇四巯基乙酸酯的反应活性,活性越高,反应速度越快,交联密度越大,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初粘性和粘接强度。
优选的,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原料还包括5-6份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的添加可增加羟基含量提高结晶度,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基体聚氨酯的初粘性;且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的分子体积小,易扩散,可渗入被粘材料中,达到提高粘附力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大宝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大宝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81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