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威胁智能预警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88392.2 | 申请日: | 202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2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郭鑫;陈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圣龙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付登云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信息系统 信息 安全 威胁 智能 预警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用于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威胁智能预警方法和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基于用于保护信息系统的诱捕节点,判断信息系统是否受到攻击;当信息系统受到攻击时,通过诱捕节点采集攻击数据,并将攻击数据引流至后端蜜网中;基于攻击数据和预设的自适应蜜网策略模型,调整蜜网内蜜罐的部署规则,以整体提高当前网络的主动防御能力。如此,可以基于攻击数据灵活的部署蜜罐的位置,避免蜜网中一些蜜罐因为部署不合理造成蜜罐无效的问题,更大限度的发挥各个蜜罐的作用,以提高提供蜜网对于攻击(即:信息安全威胁)的判断能力,进而提高整体提高当前网络的主动防御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信息系统面对信息安全威胁时发生信息安全事故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威胁智能预警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世界各国信息化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发展模式的创新,互联网对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更加深刻,信息化渗透到国民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和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关键基础设施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神经中枢,围绕信息获取、利用和控制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保障信息安全成为各国重要议题。进一步的,电力、石化、钢铁、轨道交通等行业信息系统是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息系统的运行状况可直接作用于物理世界。这些信息系统对于信息安全方向的需求更加的迫切。一旦这些信息系统面对信息安全威胁时发生了信息安全事故,会造成巨大的损失。现有的技术方案中,可以通过搭建蜜网的方式减少信息系统面对信息安全威胁时发生了信息安全事故的概率。但是面对网络中各种各样的未知的威胁,固定死板的蜜网并不能有效的保护信息系统。
所以,现在需求一种用于信息系统信息安全威胁智能预警方法,以减少信息系统在信息安全发生事故的概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用于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威胁智能预警方法和装置,以至少一定程度缓解相关技术中信息系统面对信息安全威胁,可能会发生信息安全事故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威胁智能预警方法,该方法包括:
基于预设的用于保护信息系统的诱捕节点,判断信息系统是否受到攻击;
当信息系统受到攻击时,通过诱捕节点采集攻击数据,并将攻击数据引流至后端蜜网中;
基于所述攻击数据和预设的自适应蜜网策略模型,调整所述蜜网内蜜罐的部署规则,以提高蜜网对攻击行为的防御能力。
可选的,所述蜜罐分别设置在信息系统的各个子模块用于诱捕攻击。
可选的,所述蜜罐还设置在可访问外网区域。
可选的,所述蜜罐包括:报警蜜罐和主机蜜罐;
所述报警蜜罐为部署于信息系统的各个区域,发现攻击行为并采集攻击信息的蜜罐;
所述主机蜜罐为部署于核心区域和关键路径,采集攻击行为在核心区域和关键路径进行操作的蜜罐。
可选的,所述蜜罐包括:WINDOWS系统蜜罐、linux系统蜜罐和/或SaSS云蜜罐。
可选的,所述当信息系统受到攻击时,通过诱捕节点采集攻击数据,并将攻击数据引流至后端蜜网中,包括:
当信息系统受到攻击时,通过诱捕节点采集攻击数据,将攻击数据引流至后端蜜网中,并实时提取并保存攻击数据。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攻击数据和预设的自适应蜜网策略模型,调整所述蜜网内蜜罐的部署规则,以提高蜜网对攻击行为的判断能力包括:
基于所述攻击数据,分析攻击的业务场景、攻击的关键路径和攻击的习惯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圣龙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圣龙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83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