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监控对象的进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89137.X | 申请日: | 202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8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高张玲;王超;蔡璐燕;张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246 | 分类号: | G06T7/246;G06T5/00;G06K9/00;H04N5/33;H04N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闻;王涛 |
地址: | 1001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控 对象 进出 控制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说明书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监控对象的进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应用于布设在指定场所中的监控设备,所述监控设备包括红外摄像头,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红外摄像头采集的当前帧红外图像;对所述当前帧红外图像至少进行灰度处理及锐化处理,得到检测图像;对检测图像进行监控对象检测,定位出当前帧红外图像中的至少一个监控对象;对于定位出的任一监控对象,在基于监控对象在所述当前帧红外图像中的红外信息确定相应监控对象的体温满足指定体温要求的情况下,将相应监控对象作为目标监控对象;对所述目标监控对象进行轨迹跟踪,以基于对所述目标监控对象的轨迹跟踪结果对所述指定场所的监控对象进行进出控制。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监控对象的进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大量场所需要对进出人员的体温及进出量进行管控。目前,进出人员的体温监测及进出量控制多依靠人工完成,但对于人员进出较为密集的情境下,依靠人工的方式无疑会造成进出人员的等候,大概率会引起人员聚集。
目前,部分场所已经设置有体温监测或人员进出量统计设备,但一般是通过两个设备分别进行体温监测及人员进出量统计;即使集成两个功能在一个设备中,也多是在设备中配置可见光图像采集及红外图像采集两种摄像头,以分别进行人员进出量统计及体温监测。使得上述体温监测及人员进出量统计设备布设方式复杂,成本较高,且后期数据处理量较大,不利于在小型场所中布设。因此,目前亟需一种更加简单方便的体温监测及人员进出量统计方法。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监控对象的进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进一步提高监控对象的进出控制的便捷性。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监控对象的进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是包括如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监控对象的进出控制方法,应用于布设在指定场所中的监控设备,所述监控设备包括红外摄像头,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红外摄像头采集的当前帧红外图像;对所述当前帧红外图像至少进行灰度处理及锐化处理,得到检测图像;对所述检测图像进行监控对象检测,定位出所述当前帧红外图像中的至少一个监控对象;对于定位出的任一监控对象,在基于监控对象在所述当前帧红外图像中的红外信息确定相应监控对象的体温满足指定体温要求的情况下,将相应监控对象作为目标监控对象;对所述目标监控对象进行轨迹跟踪,以基于对所述目标监控对象的轨迹跟踪结果对所述指定场所的监控对象进行进出控制。
另一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监控对象的进出控制装置,应用于布设在指定场所中的监控设备,所述监控设备包括红外摄像头,所述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红外摄像头采集的当前帧红外图像;预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当前帧红外图像至少进行灰度处理及锐化处理,得到检测图像;检测模块,用于对所述检测图像进行监控对象检测,定位出所述当前帧红外图像中的至少一个监控对象;温度控制模块,用于对于定位出的任一监控对象,在基于监控对象在所述当前帧红外图像中的红外信息确定相应监控对象的体温满足指定体温要求的情况下,将相应监控对象作为目标监控对象;轨迹控制模块,用于对所述目标监控对象进行轨迹跟踪,以基于对所述目标监控对象的轨迹跟踪结果对所述指定场所的监控对象进行进出控制。
另一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监控对象的进出控制设备,所述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及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步骤;
另一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指令被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监控对象的进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实现仅基于红外图像即可实现对监控对象的实时温度检测及轨迹跟踪,大幅降低指定场所人员管控的设备布设难度及成本。同时根据预先配置的监控对象运动轨迹跟踪方法,还可以大幅提高监控对象跟踪的准确性及效率,进而提高监控对象管控的有效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91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