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退扭防水高压电缆牵引头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89361.9 | 申请日: | 202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18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立;王福志;张润浩;林荣茜;程海航;朱金龙;刘焕新;李金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马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8 | 分类号: | H02G1/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3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 高压 电缆 牵引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退扭防水高压电缆牵引头,包括:由导体、依次包覆于导体外的绝缘套、皱纹铝护套和外护套构成的高压电缆,设有退扭牵引装置的牵引头;高压电缆的前端设有由导体段、绝缘套段和皱纹铝护套段构成的阶梯轴形裸露段;牵引头包括:后端设有套在导体段外的压接孔且与导体段压接的牵引体,包覆于绝缘套外的防水绝缘胶带内层,设于牵引体后端外侧围的环槽,两端与环槽侧围和皱纹铝护套段外侧围一一对应连接的连接管,包覆于连接管与皱纹铝护套连接处外侧的防水绝缘胶带外层,包覆于皱纹铝护套段、防水绝缘胶带外层和连接管外的半导电缓冲阻水带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敷设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退扭防水高压电缆牵引头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高压电缆敷设过程中,常通过牵引绳拉动装在电缆头部的牵引头进行敷设;牵引头的结构可从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20033453.5的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电缆牵引头获得了解。传统的电缆牵引头在电缆敷设过程中,因牵引绳转动产生的扭力会作用在牵引头和电缆上,易造成牵引头的连接管扭曲损伤、电缆扭曲变形影响电缆敷设质量,水易从与牵引头连接的电缆头部进入电缆内部,对高压电网的安全运行造成严重隐患的不足;因此,设计一种在电缆敷设过程中,不会造成连接管扭曲损伤、电缆不会扭曲变形敷设质量较好,水不会从与牵引头连接的电缆头部进入电缆内部,提高高压电网运行安全性的退扭防水高压电缆牵引头及制备方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目前的退扭防水高压电缆牵引头在电缆敷设过程中,存在易造成牵引头的连接管扭曲损伤、电缆扭曲变形影响电缆敷设质量,水易从与牵引头连接的电缆头部进入电缆内部,对高压电网的安全运行造成严重隐患的不足,提供一种在电缆敷设过程中,不会造成连接管扭曲损伤、电缆不会扭曲变形敷设质量较好,水不会从与牵引头连接的电缆头部进入电缆内部,提高高压电网运行安全性的退扭防水高压电缆牵引头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退扭防水高压电缆牵引头,包括:由导体、依次包覆于导体外的绝缘套、皱纹铝护套和外护套构成的高压电缆,设有退扭牵引装置的牵引头;高压电缆的前端设有由导体段、绝缘套段和皱纹铝护套段构成的阶梯轴形裸露段;牵引头包括:后端设有套在导体段外的压接孔且与导体段压接的牵引体,导体段的长度等于或小于压接孔长度,牵引体后端抵压住绝缘套段前端,位于牵引体后端和皱纹铝护套段前端之间且包覆于绝缘套外的防水绝缘胶带内层,设于牵引体后端外侧围的环槽,外径小于环槽外径且两端与环槽侧围和皱纹铝护套段外侧围一一对应连接的连接管,包覆于连接管与皱纹铝护套连接处外侧的防水绝缘胶带外层,位于外护套前端和环槽前端之间且包覆于皱纹铝护套段、防水绝缘胶带外层和连接管外的半导电缓冲阻水带层;导体段的外径与压接孔的直径适配;连接管为铝连接管。
作为优选,所述的退扭牵引装置包括:由后段、直径小于后段直径的前段、两端分别与后段前端和前段后端连接的锥形段构成的后牵引杆,后端与前段前端枢接的前牵引杆,设于前牵引杆前端的牵引槽,穿设于牵引槽中且两端分别与牵引杆连接的牵引拉柱;牵引体后端设有位于容置沉孔中且小端位于前侧的阶梯轴形连接段,设于后牵引杆后端且后端设有内螺纹的容置沉孔;阶梯轴形连接段的大端设有与内螺纹螺接的外螺纹;牵引杆后端与前段前端之间设有密封圈。
作为优选,所述的退扭防水高压电缆牵引头还包括:包覆于外护套前部、半导电缓冲阻水带层、牵引头、后段和锥形段外的热缩套管;热塑套管与电缆外护套的搭盖长度为90mm至110mm。
作为优选,所述的防水绝缘胶带内层由两层防水绝缘胶带重叠缠绕构成,重叠率为50%至60%;防水绝缘胶带的伸长率为30%至50%。
作为优选,所述的防水绝缘胶带外层由两层防水绝缘胶带重叠缠绕构成,重叠率为50%至60%;防水绝缘胶带的伸长率为30%至50%。
作为优选,所述的半导电缓冲阻水带层由半导电缓冲阻水带搭盖绕包构成,搭盖率为50%至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马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万马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93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