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摩擦副内曲面织构加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89507.X | 申请日: | 202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0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权岱;王晔;曹荣;杨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蔚之领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352 | 分类号: | B23K26/352;B23K26/70 |
代理公司: | 西安国兆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69 | 代理人: | 董江华 |
地址: | 22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擦 曲面 加工 装置 | ||
1.一种摩擦副内曲面织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计算机(1)、激光器(2)、反射镜(3)、聚焦透镜(4)、电机(5)、遮光条(6)、加工件(7)、夹具组件、主轴组件、第一移动机构、第二移动机构和运动控制器(12);
所述夹具组件(8)安装在主轴组件(9)上,主轴组件及夹具组件安装于第一移动机构(10)上,上述部分整体安装在第二移动机构(11)上,夹具组件包含夹具体一(8-1)、一对定位块(8-2)、一对压紧块(8-4)、压紧横杆(8-5)、压紧螺杆8-6、挡板8-9;夹具体一为焊接件,包括夹具体圆盘(101),夹具体底板(102),夹具体侧板(103),定位块的左短轴与夹具体圆盘的定位孔为过渡配合,定位块与夹具体圆盘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右短轴与夹具体侧板的定位孔过渡配合,并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夹紧后,一对定位块与工件内表面相接触,以实现定位;定位块为台阶轴结构,上面有两个沉孔和两个螺纹孔,沉孔中拧入内六角螺栓,将定位块固定在夹具体一(8-1)上;夹具组件中的压紧横杆(8-5)固定在夹具体底板(102)上方,压紧螺杆(8-6)贯穿过夹具体底板和压紧横杆,压紧螺杆与压紧横杆通过螺纹进行连接,压紧螺杆一端通过压紧螺杆上的凸台进行限位,一对压紧块与压紧横杆上的两端铰接;拧底部的压紧螺杆的下端,通过螺纹副带动压紧横杆,进而带动两端的压紧块向上运动,实现对加工件的压紧;夹具体前后各安装有挡板,防止压紧块与压紧横杆连接过松时,压紧块转动到外面;
所述主轴组件(9)包含步进电机一(9-16)、联轴器(9-1)、主轴(9-4)、主轴隔套(9-5)、主轴调整垫片(9-6)、主轴架(9-9)、角接触球轴承一(9-8)、唇形油封一(9-7)、唇形油封二(9-11)、主轴端盖(9-12)和过渡盘(9-14),主轴为阶梯轴,主轴两端台阶上分别安装有角接触球轴承一和角接触球轴承二,两者间为过渡配合,主轴与角接触球轴承一(9-8)和角接触球轴承二(9-10)安装在主轴架的中心孔中,角接触球轴承一和角接触球轴承二与中心孔为过渡配合,角接触球轴承一和角接触球轴承二外圈靠在主轴架中心孔的台阶上实现定位,主轴架两侧的阶梯孔安装有唇形油封一和唇形油封二,唇形油封一和唇形油封二与角接触球轴承一和角接触球轴承二分别靠在一起,并通过主轴端盖分别压紧到角接触球轴承一和角接触球轴承二外圈上,主轴前端台阶与角接触球轴承二的内圈靠在一起,进行定位,主轴末端带有螺纹,通过拧紧圆螺母来压紧主轴末端安装的角接触球轴承一的内圈进行定位,并产生预紧力,主轴架两侧分别安装着主轴端盖和端盖,主轴前端安装有过渡盘(9-14),主轴末端通过联轴器(9-1)与步进电机一(9-16)连接,步进电机一通过电机支架一(9-2)固定在主轴架上,主轴架(9-9)与第一移动机构(10)连接,在第一移动机构上方;第一移动机构安装于第二移动机构(11)上方,第二移动机构(11)通过第一移动机构可在X方向移动;第二移动机构包括步进电机三(11-5)、丝杠二(11-4)、X向导轨座、导轨、电机支架二(11-6)、梅花联轴器(11-7)、角接触球轴承三(11-13)、滚珠螺母(11-17)、轴承座(11-14)和螺母座()11-16,两个导轨固定于X向导轨座两侧,底板二(11-1)固定于四个滑块之上,底座二(11-1)下面固定螺母座,螺母座中固定有滚珠螺母(11-17),丝杠二(11-4)穿过滚珠螺母,丝杠二(11-4)两端的台阶短轴上固定有角接触球轴承三,角接触球轴承三固定在轴承座中,轴承座固定在X向导轨座(11-3)上,步进电机三(11-5)通过梅花联轴器与丝杠二连接,步进电机三固定于电机支架二(11-6)上,电机支架二固定在X向导轨座上,丝杠二末端用轴用挡圈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径摩擦副内曲面织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具组件(8)通过两个定位短轴实现工件定位,对不同尺寸的工件可更换两个定位短轴实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摩擦副内曲面织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遮挡条(6)在调整状态时可遮住激光;在主轴带动加工件转过角度进入加工状态时,电机(5)带动遮挡条(6)转过遮挡位置实现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蔚之领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蔚之领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950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