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式光缆交接箱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89520.5 | 申请日: | 202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3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何梦莹;熊文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迪信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A62C3/16;A62C31/03;A62C37/40;H02S20/3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黄小灵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三路777号创***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光缆 交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式光缆交接箱,本发明涉及光缆交接箱技术领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下表面设置有防火组件,且箱体的前后侧上表面均设置有凸板,两个所述凸板的一端之间转动连接有光伏板,所述箱体的上表面位于光伏板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防火组件包括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支板。该装置通过设置防火组件,当该交接箱在使用的过程中,若烟雾传感器检测到箱体内部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对箱体内部进行灭火工作,且在旋转电机的工作下,能够使输送管不断的来回移动,保证对箱体内部的各个位置进行灭火工作,将损失降到最低,同时也提高了该交接箱的安全性,该装置能够适应于不同的交接箱进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缆交接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集成式光缆交接箱。
背景技术
光缆交接箱是一种为主干层光缆、配线层光缆提供光缆成端、跳接的交接设备,光缆引入光缆交接箱后,经固定、端接、配纤以后,使用跳纤将主干层光缆和配线层光缆连通。
中国专利号为CN112099169A的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管理的光缆交接箱,包括控制系统和光缆交接箱,控制系统包括处理器、生物监测模块、环境监测模块、驱动控制模块、充电管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预警调度模块;本发明设置了生物监测模块,该设置通过温度特征判断生物的种类,并通过驱动控制模块实施对应措施,避免光缆交接箱因为鸟类或者老鼠的活动而损坏;本发明设置了环境监测模块,该设置能够实时调节光缆交接箱内部的工作环境,有助于保持光缆交接箱的工作效率;本发明设置的数据存储模块中还包含数据计算单元,该设置通过对光缆交接箱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来判断其状态,有助于对光缆交接箱进行维护,延长其使用寿命和提高其工作状态。
根据上述的专利对比例以及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现有的光缆交接箱虽然设置了烟雾传感器,但此仅仅能够检测到交接箱内部是否发生火灾现象,并不能起到防火的作用,没有对此缺陷进行相应的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成式光缆交接箱,解决了现有的光缆交接箱虽然设置了烟雾传感器,但此仅仅能够检测到交接箱内部是否发生火灾现象,并不能起到防火作用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集成式光缆交接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下表面设置有防火组件,且箱体的前后侧上表面均设置有凸板,两个所述凸板的一端之间转动连接有光伏板,所述箱体的上表面位于光伏板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调节组件。
所述防火组件包括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支板,所述支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储气罐,所述壳体的前侧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贯穿滑动安装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下端固定连接于储气罐的上表面并与其内部相连通,且输送管的下端一侧嵌入安装有电磁阀,所述输送管的后表面位于箱体的内部位置处等距连接有若干个与其内部相连通的喷嘴,所述壳体的两侧下表面均设置有支脚板,且壳体的下表面中间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一侧下表面转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一端滑动穿过支脚板的一侧面,且调节杆的一端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凸轴,所述凸轴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另一端滑动穿过壳体的侧面并固定连接于支板的一侧面中间位置处,所述壳体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基板,所述基板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转动穿过基板的上表面并固定连接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与转盘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脚板的一侧面开设有与调节杆相适配的活动槽,所述调节杆的一端是滑动穿过活动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支板的一侧面两个拐角处均贯穿滑动安装有限位轴,所述限位轴的两端分别与壳体的内部两侧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储气罐的内部装有压缩气体,所述压缩气体为二氧化碳。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门上内侧表面分别安装有控制面板和烟雾传感器,所述烟雾传感器的输出轴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面板的输出轴通过导线分别与旋转电机和电磁阀的输入轴的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迪信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迪信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95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