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的饥饿故障诊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89795.9 | 申请日: | 202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05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卫东;高志;严梦男;郭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8/04664 | 分类号: | H01M8/04664;H01M8/04298;H01M8/0499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质子 交换 燃料电池 饥饿 故障诊断 方法 | ||
1.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的饥饿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EIS法特定频率所对应的实部虚部值以及燃料电池内阻模型计算饥饿故障诊断的指标参数;将仿真获得的饥饿数据与正常电堆数据作为初始分析数据,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和K均值聚类方法进行分类,得到正常簇集与饥饿簇集的两个质心点μ1和μ2;依此为诊断指标,针对任意工况下的电堆,只需获得燃料电池实际使用过程中的饥饿指标参数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K均值聚类方法得到不同操作条件下的实验数据点,与正常簇集的质心点μ1和饥饿簇集的质心点μ2进行对比,能够判断出此时的电堆是否出现了饥饿故障以及饥饿故障程度,较传统方法操作更加简单迅速、准确性更佳,具体的步骤如下:
步骤一:通过EIS法测得燃料电池堆内的阻抗信息,提取频率20KHz阻抗实部虚部值得到欧姆内阻Rm,在U-I曲线上获得对应电流密度i下得输出电压U,代入燃料电池输出电压模型求得电堆总内阻Rstack,提取对应电流密度i下电堆的工作温度Tstack,利用活化内阻模型计算活化内阻Rf,将Rstack和Rf代入总内阻公式计算出浓差内阻Rd,如下式所示:
U=Eocv-i·Rstack (1)
Rstack=Rf+Rm+Rd (2)
其中Eocv是燃料电池开路电压;Rm为燃料电池的欧姆内阻;Rf是活化内阻;Rd是浓差内阻;Rstack是欧姆内阻Rm和活化内阻Rf以及浓差内阻Rd的和;α电化学反应速率参数;μ转移电子数;F法拉第常数;R理想气体常数;ΔG为活化能,J;T0和Tstack为参考温度和电堆工作温度,K;i0和i为交换电流密度和输出电流密度,A/cm2;
步骤二:依据燃料电池的二阶RC等效电路图得到阻抗表达式(4),提取定频率对应的阻抗实部虚部值,利用阻抗谱实部虚部模型,计算出等效电容Cd与Cdl;
式中Cdl和Cd表示为燃料电池二阶等效电路中的双电层电容;
步骤三:选取饥饿故障诊断的指标参数为电流密度i,反应物总浓度Cg,浓差内阻Rd和双层电容Cdl,将仿真获得的饥饿数据与正常电堆数据作为初始分析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到主成分特征量,其中第一主成分Y1与第二主成分Y2作为饥饿故障诊断特征量,X1为电流密度数据集,X2为双电层电容,X3为浓差内阻数据集,X4为反应物浓度数据集;
步骤四:对步骤三求得的主成分特征量采用K均值聚类方法进行分类,得到正常簇集与饥饿簇集的两个质心点μ1和μ2,画出饥饿数据与正常数据下的Y1,Y2推算簇集图;
步骤五:在燃料电池堆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上面步骤一到步骤二的方法得到电堆不同工况下的电流密度i,反应物总浓度Cg,浓差内阻Rd和双层电容Cdl,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K均值聚类方法,得到不同操作条件下的实验数据点,与正常簇集的质心点μ1和饥饿簇集的质心点μ2进行对比,判断此时电堆是否出现了饥饿故障以及饥饿故障的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979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