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心血管内科造影多功能辅助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89799.7 | 申请日: | 202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8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莉;郑强荪;徐珊;万招飞;宁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35 | 分类号: | A61B17/1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朱守鑫 |
地址: | 71000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心血管 内科 造影 多功能 辅助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血管内科造影多功能辅助设备,首先借助电动推杆能够实现电动的等量推注,在确保造影剂稳定安全注入到患者体内的同时,亦可借助红外感应光幕对造影剂的红外检测,来便于医护人员掌握造影剂的注入容量,确保了介入造影的精确性,其次重量检测槽内部可放置造影剂,并借助重量传感器能够对上方造影剂进行称重检测,能够在介入前利于医护人员知晓造影剂的总容量,同时借助加热器能够对造影剂进行加热,使其接近人体体温,降低后续造影剂注入血管中对血管造成的温差刺激,提高对患者的保护,最后通过操作电子气泵能将空气注入到造影压迫带组件中,达到对股动脉穿刺位置的压迫止血,实现对术后患者的便捷护理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血管内科造影多功能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心血管造影术是将造影剂通过介入导管快速注入心腔或血管,使心脏和血管腔在X线照射下显影,同时有快速摄片,电视摄影或磁带录像等方法,将心脏和血管腔的显影过程拍摄下来,从显影的结果可以看到含有造影剂的血液流动顺序,以及心脏血管充盈情况,从而了解心脏和血管的生理和解剖的变化。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诊断心脏血管病方法,通常使用的有选择性右心造影、左心造影、肺动脉造影、主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及肝动脉、肾动脉、脑血管、腹腔动脉、肠系膜动脉造影等多种。
根据上述,目前临床在进行介入造影操作时,缺乏专用的辅助护理设备,因此存在诸多问题,具体如下;
1、由于造影剂的粘稠度较高,推注的难度较大,因此不仅费时费力,还极大的影响推注稳定性,同时医护人员也无法准确的掌握造影剂的注入量,影响了操作安全性和准确性。
2、造影剂温度与患者体温存在差距,当体温造影剂进入人体血管后,会存在较大的刺激,给患者带来极大不适,也对血管造成影响。
3、介入术后,患者股动脉穿刺位置因缺少调控式加压,因此不便对其进行止血,影响了临床护理操作,存在出血感染风险。
故而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心血管内科造影多功能辅助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心血管内科造影多功能辅助设备,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心血管内科造影多功能辅助设备,包括机台、推注槽、电动推杆、红外感应光幕、重量检测槽、重量传感器、加热器、加热桶、电子气泵、连接气管、造影压迫带组件,所述的推注槽位于机台内部前端,所述的推注槽为矩形凹槽,所述的电动推杆固设于推注槽内部右侧,所述的电动推杆与推注槽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的红外感应光幕固设于推注槽内部后端,所述的红外感应光幕与推注槽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的重量检测槽位于机台内部右侧后端,所述的重量检测槽为矩形凹槽,所述的重量传感器固设于重量检测槽内部,所述的重量传感器与重量检测槽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的加热器固设于机台后端,所述的加热器与机台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的加热桶固设于加热器顶部,所述的加热桶与加热器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的电子气泵固设于机台顶部左侧,所述的电子气泵与机台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的连接气管固设于电子气泵左侧,所述的连接气管与电子气泵采用热熔连接,所述的造影压迫带组件固设于连接气管左侧,所述的造影压迫带组件与连接气管采用内外螺纹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机台右侧还固设有控制台,所述的控制台与机台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的控制台顶部还固设有操作面板,所述的操作面板与控制台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的控制台外壁前端还固设有无线传输模块,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与控制台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的控制台内部右侧还固设有A/D转换器,所述的A/D转换器与控制台采用螺栓连接,且所述的A/D转换器分别与红外感应光幕和重量传感器采用电信号线连接,所述的控制台内部左侧还固设有微电脑处理器,所述的微电脑处理器与控制台采用螺栓连接,且所述的微电脑处理器分别与电动推杆、加热器、电子气泵、操作面板、无线传输模块和A/D转换器采用电信号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未经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97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造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客车座椅分装转运料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