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型纤维增韧造纸纸浆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90692.4 | 申请日: | 202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9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凯 |
主分类号: | D21H11/20 | 分类号: | D21H11/20;D21H17/07;D21H11/12;D21H17/09;D21H17/66;D21H21/18;D21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纤维 造纸 纸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型纤维增韧造纸纸浆,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改性木浆100‑140、4‑十二烷基苯胺3‑5、月桂醇硫酸钠2‑4、剑麻纤维16‑20、丙烯酰胺20‑30、过硫酸铵1‑2。本发明的造纸纸浆中加入的改性木浆,以阔叶木浆为原料,配合双醛淀粉,可以有效的提高木浆成品的粘度,同时采用硅烷偶联剂等处理,有效的改善了分散性能,本发明的造纸纸浆韧性好,不掺杂有毒有害的物质,环保无污染,通过引入剑麻纤维,可以有效的提高成品纸的韧性和抗张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造纸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型纤维增韧造纸纸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制浆是指利用化学方法、机械方法或两者结合的方法,使植物纤维原料离解变成本色或漂白纸浆的生产过程。通常采用的工艺过程是将植物纤维原料粉碎、蒸煮、洗涤、筛选、漂白、净化、烘干。 现代新发展出一种生物制浆法,先用特殊菌种(白腐菌、褐腐菌、软腐菌)专门定向分解木素结构,后辅以机械或化学方法解离剩下的纤维素,而后进行漂白,此过程中,生物已经分解、打开大部分木素,化学方法只是作为辅助作用,所用的化学产品较之传统方法很少,因此可以做到少排放或不排放废液,是一种环保制浆、清洁制浆方法。机械木浆亦称磨木浆,是利用机械方法磨解纤维原料制成的纸浆。它在造纸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生产成本低,生产过程简单,成纸的吸墨性强,不透明度高,纸张软而平滑。适宜印刷上的要求。但由于纤维短,非纤维素组份含量高,所以成纸强度低。另外由于木材中的木素和其他非纤维素绝大部分未被除去,用其生产的纸张易变黄发脆,不能长期保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环保型纤维增韧造纸纸浆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保型纤维增韧造纸纸浆,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改性木浆100-140、4-十二烷基苯胺3-5、月桂醇硫酸钠2-4、剑麻纤维16-20、丙烯酰胺20-30、过硫酸铵1-2。
所述改性木浆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阔叶木浆30-40、双醛淀粉3-5、乙撑基双硬酯酰胺1-2、硅烷偶联剂Kh570 2-4、三乙胺2-3。
所述改性木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硅烷偶联剂Kh570,加入到其重量10-17倍的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得醇分散液;
(2)取乙撑基双硬酯酰胺,加入到阔叶木浆中,超声20-30分钟,得木浆溶液;
(3)取双醛淀粉,加入到其重量20-30倍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得淀粉溶液;
(4)取上述醇分散液、木浆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加入三乙胺,送入到反应釜中,升高温度为155-160℃,保温搅拌2-3小时,出料,加入上述淀粉溶液,搅拌至常温,即得。
一种环保型纤维增韧造纸纸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过硫酸铵,加入到其重量30-40倍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得过硫酸铵水溶液;
(2)取4-十二烷基苯胺,加入到其重量8-10倍的二甲基甲酰胺中,搅拌均匀,在50-60℃下保温搅拌1-2小时,得酰胺分散液;
(3)取剑麻纤维,磨成细粉,加入到上述酰胺分散液中,搅拌均匀,得纤维分散液;
(4)取改性木浆、丙烯酰胺混合,加入到混合料重量110-130倍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送入到反应釜中,通入氮气,调节反应釜温度为70-80℃,保温搅拌3-5小时,出料冷却,得聚合物分散液;
(5)取上述酰胺分散液、纤维分散液混合,搅拌均匀,加入月桂醇硫酸钠,超声30-40分钟,即得所述环保型纤维增韧造纸纸浆。
本发明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凯,未经王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06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