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高透性免喷涂工程材料的制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90911.9 | 申请日: | 202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10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吴银隆;甘浩军;王聪;杨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捷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捷立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27/90 | 分类号: | B01F27/90;B01F35/71;B01F35/75;B01F35/00;C08L55/02;B01D53/78;B01D46/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海顺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831 | 代理人: | 欧阳士 |
地址: | 518105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高透性免 喷涂 工程 材料 制备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高透性免喷涂工程材料的制备装置,包括设备底板和气体循环组件,所述设备底板的上端从右至左依次设置有收集箱、凝固组件、混合组件和添气组件,且凝固组件的右侧设置有切块组件,所述混合组件的上方安装有气体循环组件,所述右侧添液组件的下端设置有挤压组件,所述气体循环组件包括第二输气管、第二风箱、第二风机、过滤板和第四输气管。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高透性免喷涂工程材料的制备装置,通过能够对物料自动进行计量,从而使设备能够按照一种指定的规格进行准确添料,同时设备的壳体能够自动涨开,从而能够防止设备内部压强过大造成损坏,同时设备也能够使上部气体重复的从液体中经过,便于气体与液体融合反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高透性免喷涂工程材料的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工程材料是用于机械、车辆、船舶、建筑、化工、能源、仪器仪表、航空航天等工程领域的材料,用来制造工程构件和机械零件,也包括一些用于制造工具的材料和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工程材料多数需要单独的程序进行制备,所以需要制备装置对工程材料进行制备。
现有的制备装置气体从液体中通过后会积攒到设备的上端,从而导致液体和气体溶解反应的速度较慢,从而导致设备制备工程材料的时间较长,影响设备制备工程材料的速度。
所以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具有高透性免喷涂工程材料的制备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透性免喷涂工程材料的制备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制备装置气体从液体中通过后会积攒到设备的上端,从而导致液体和气体溶解反应的速度较慢,从而导致设备制备工程材料的时间较长,影响设备制备工程材料的速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高透性免喷涂工程材料的制备装置,包括设备底板和气体循环组件,所述设备底板的上端从右至左依次设置有收集箱、凝固组件、混合组件和添气组件,且凝固组件的右侧设置有切块组件,所述混合组件的上方安装有气体循环组件,且混合组件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添液组件,所述右侧添液组件的下端设置有挤压组件,所述气体循环组件包括第二输气管、第二风箱、第二风机、过滤板和第四输气管,且第二输气管的左侧连接有第二风箱,所述第二风箱的内部中间安装有第二风机,且第二风箱的内部左右两侧设置有过滤板,所述第二风箱的左侧连接有第四输气管。
优选的,所述凝固组件包括第一风箱、第一风机、第一输气管、凝固箱、第一电磁阀、出料口、第一电机和搅拌叶,且第一风箱的左右两侧安装有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箱的上端连接有第一输气管,且第一输气管的上端连接有凝固箱,所述凝固箱的左侧安装有第一电磁阀,且凝固箱的右侧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凝固箱的中轴线处安装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转动端安装有搅拌叶。
优选的,所述混合组件包括混合罐、电磁铁、活动板、软壁、搅拌轴、第二电机和第一气压传感器,且混合罐的外部设置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的外部连接有活动板,且活动板的中间连接有软壁,所述混合罐带动内部设置有搅拌轴,且混合罐的上端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第二电机和第一气压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搅拌轴通过第二电机与混合罐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混合罐与活动板之间为镶嵌连接。
优选的,所述添气组件包括气箱、进气管、活塞板、气缸、第二电磁阀和第二气压传感器,且气箱的左侧连接有进气管,所述气箱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板,且活塞板的上端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箱的右侧连接有第二电磁阀,且气箱的下端安装有第二气压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切块组件包括电动推杆和切刀,且电动推杆的下端连接有切刀。
优选的,所述添液组件包括储液箱、进液管、第三电磁阀、压力传感器、弹簧和推板,且储液箱的上端设置有进液管,所述储液箱的右侧连接有第三电磁阀,且储液箱的内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上端连接有弹簧,且弹簧的上端设置有推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捷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捷立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捷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捷立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09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安全节能控制系统
- 下一篇:电机线圈端部集成整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