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于露天采坑阶段开拓期的自动控制截流疏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90990.3 | 申请日: | 202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97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赵恰;苏伟;王旭;郭晓强;黄敏;邓骐宁;章海象;谭伟;高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10 | 分类号: | E02D19/10;F42D1/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林祥成 |
地址: | 3642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于 露天 阶段 开拓 自动控制 截流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于露天采坑阶段开拓期的自动控制截流疏干方法,将拟开拓区域沿开拓方向划分为n阶段,每个阶段再细化为爆破区、缓冲区和截流疏干区;所述截流疏干区还包括:利用超前炮孔作为截流疏干孔兼炮孔,拦截地下水补给,随着爆破区爆破作业、出渣作业的完成,第一循环结束,沿开拓推进方向进入第二循环,前循环缓冲区成为现循环爆破区,前循环截流疏干区成为现循环缓冲区,再向前形成截流疏干区,直至第n循环推进至开拓区设计边界位置;在截流疏干区的截流疏干孔兼炮孔设有包括孔内放置带有自动水位计的测压管、吸水管和孔外连接的电磁阀以及用电磁阀控制线连接的水泵和自动控制箱的自动控制截流疏干装置,具有采掘结合紧密,在爆破出渣期间不用移动排水设备和防止疏干排水设备的损坏,还可利用矿山矿坑涌水进行清污分流,大幅节约工程和人力成本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于露天采坑阶段开拓期的自动控制截流疏干方法,适于矿冶行业应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在露天采坑的阶段开拓期间包括掘沟及扩帮初期,由于作业空间狭小且主要以下坡为主,往往存在以下三方面的主要问题:(1)生产期间无轨设备易造成积水浑浊,影响排水泵效率,加快了水泵及其叶轮磨损,易损坏水泵;(2)为防止爆破损害排水系统,往往需在爆破作业前需移动排水系统至安全区域,爆破完成后还需清理集水坑,然后将排水系统重新安装好,严重影响作业效率;(3)高寒地区矿山,冬季阶段开拓期间积水坑深度有限,且由于来回移动排水系统,作业区域矿或矿渣堆底部往往留有大量积水,铲车装载时会将矿或矿渣与积水一起装进无轨设备,而在低温条件下,积水进入车厢后会很快凝结,将矿或矿渣与车厢底部粘结,导致无法卸载,影响矿山生产。
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 201310584247和202110046056先后提出了解决雨水拦截和雨污分流的技术方案,中国专利CN201721548453.3和专利CN201821487819.5也先后提出了解决露天蓄水和疏干水的技术方案,但均未能解决露天采坑阶段开拓期间的防水治水问题。
为此,寻求一种适于露天采坑阶段开拓期的自动控制截流疏干方法就显得尤为迫切和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于露天采坑阶段开拓期的自动控制截流疏干方法,它能在阶段开拓期间开展掘疏适应性局部疏干截流,进而防水治水,使得露天采坑阶段开拓期间的生产安全、高效。
本发明的任务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
适于露天采坑阶段开拓期的自动控制截流疏干方法,将拟开拓区域沿开拓方向划分为n阶段,每个阶段再细化为爆破区、缓冲区和截流疏干区;所述截流疏干区还包括:
A.利用超前炮孔作为截流疏干孔兼炮孔,拦截地下水补给,为爆破区的爆破作业和出渣作业工作面开拓创造条件,随着爆破区爆破作业、出渣作业的完成,第一循环结束,沿开拓推进方向进入第二循环,前循环缓冲区成为现循环爆破区,前循环截流疏干区成为现循环缓冲区,再向前形成截流疏干区,然后按照第一循环依次开展截流降水、爆破、出渣作业,以此循环类推,直至第n循环推进至开拓区设计边界位置,可超前、超深截流疏干拟开拓区的地下水位,保障拟开拓区在小水或无水的条件下工作;
B.在截流疏干区的截流疏干孔兼炮孔设有自动控制截流疏干装置,该装置包括孔内放置带有自动水位计的测压管、吸水管和孔外连接的电磁阀以及用电磁阀控制线连接的水泵和自动控制箱,可依据自动水位计实测水位以控制孔口电磁阀和水泵的自动抽排孔内的水沿排水方向排出,可确保工作区域地下水位在安全范围以内的同时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避免因孔内的水位过低而导致设备损坏。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或效果:
(1)根据露天开拓期间的生产特点,因为将拟开拓区域沿开拓方向划分为爆破区、缓冲区和截流疏干区,且随着开拓区的推进,截流疏干区域逐步推进,所以具有与采掘生产结合紧密,治理针对性强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09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