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塑身美体功能的压力袜及编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91531.7 | 申请日: | 202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25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孙玉钗;程中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D04B1/26 | 分类号: | D04B1/26;D04B1/18;D04B1/12;D04B1/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王玉仙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塑身美体 功能 压力 编织 方法 | ||
1.一种复合塑身美体功能的压力袜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编织第一袜筒和第二袜筒;所述第一袜筒和第二袜筒均包括脚部、腿部、裆部和腰腹部;
设定一G线,G线向上为束腰束腹部位,G线向下为压力袜部位;所述G线向上往返编织形成两侧打开的形式,在两侧打开的同时,在所述第一袜筒和第二袜筒需要缝合的部位分别形成第一光边和第二光边,所述第一光边和第二光边相缝合形成整体的连裤压力袜结构;
所述第一袜筒和所述第二袜筒的后臀下方形成提拉部,所述提拉部包括位于第一袜筒上的第一提拉部和位于第二袜筒上的第二提拉部;
所述第一提拉部和所述第二提拉部差异性编织以实现提拉部引导臀部脂肪向上;
所述第一袜筒在编织后臀时,在圆筒编织中插入多次往返编织以形成第一提拉部,所述第二袜筒在编织后臀时,在圆筒编织中插入多次往返编织以形成第二提拉部;
所述第一提拉部和第二提拉部相配合形成弓形结构;所述弓形结构通过控制往返编织的出针数以及圆筒编织与往返编织的比例关系实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塑身美体功能的压力袜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袜筒和第二袜筒均为由袜脚开始自下而上编织;或所述第一袜筒和第二袜筒均由腰部开始自上而下编织;
编织所述第一袜筒和第二袜筒时引入弹力衬垫纱,以对所述连裤压力袜进一步附加压力功能。
3.一种复合塑身美体功能的压力袜,基于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袜的编织方法获得,其特征在于,根据人体脂肪堆积规律及人体塑形美体需求,将所述压力袜划分为七个相连接的压力区域;所述压力区域为压力区域一~压力区域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塑身美体功能的压力袜,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区域一至压力区域七的压力值大小变化规律设定为:P3≥P2≥P5≥P6≥P7≥P1≥P4;
所述压力区域四和压力区域六相配合形成第一矩形区域,所述第一矩形区域围绕人体的上腰部一周;所述压力区域六用于防止内脏下垂,所述压力区域四用于对上腰部进行塑身提拉;同时同一围度范围内的压力区域四和压力区域六具有不同的压力;所述压力区域二和压力区域五相连接形成第二矩形区域,所述第二矩形区域围绕人体的腹部一周,所述第二矩形区域位于压力区域一和压力区域七之间;所述压力区域五配合压力区域二以实现收腹作用;同时同一围度范围内的压力区域二和压力区域五具有不同的压力;所述压力区域一位于第一矩形区域和第二矩形区域之间;所述压力区域一围绕人体的中腰部一周;所述压力区域一形状设计为矩形,以对人体的中腰部进行塑身提拉;所述压力区域三设置在连裤压力袜的整个后臀下方,所述压力区域三呈弓形实现后身裆部长于前身裆部,且对臀部脂肪牵引提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153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