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桥梁承台基础的型钢减震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92840.6 | 申请日: | 202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2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旭锴;张强;谢斌;孙东利;董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2D27/14;E02D27/12;E02D31/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曹玉平 |
地址: | 30005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桥梁 基础 型钢 减震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桥梁承台基础的型钢减震结构,包括桥墩,所述桥墩的底部固定浇筑有承台,所述承台底部均布的固定设置有桩基础,所述承台由上承台和下承台构成,上承台与下承台之间设置有减隔震层;所述减隔震层由型钢和填充料构成,所述型钢的两端均深入上承台和下承台内预埋,填充料由填充在上承台与下承台之间的柔性混凝土构成。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减震效果好,能便于融合入桥梁承台基础的型钢减震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桥梁承台基础的型钢减震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桥梁抗震体系主要分为延性抗震体系和减隔震抗震体系两类。延性抗震体系主要通过结构和构件的弹塑性变形,延长结构周期,消耗地震能量,从而减小地震作用的效果。减隔震抗震体系主要通过设置减隔震构件或其他耗能装置,消耗地震能量,从而减小地震作用的效果。上述两种方式中弹塑性构件或减隔震构件均无法与桥梁结构融合。因此,现亟需一种减震效果好,能便于融合入桥梁承台基础的型钢减震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旨在提供一种减震效果好,能便于融合入桥梁承台基础的型钢减震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适用于桥梁承台基础的型钢减震结构,包括桥墩,所述桥墩的底部固定浇筑有承台,所述承台底部均布的固定设置有桩基础,所述承台由上承台和下承台构成,上承台与下承台之间设置有减隔震层;所述减隔震层由型钢和填充料构成,所述型钢的两端均深入上承台和下承台内预埋,填充料由填充在上承台与下承台之间的柔性混凝土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型钢在上承台和下承台内的预埋长度均为550mm,填充料的厚度为300mm,填充料的抗弯强度大于4.5MPa,弹性模量小于1500MPa。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的减隔震层由型钢和填充料构成,能便于融合入桥梁承台基础中,柔性混凝土构成的填充料能进行弹塑性变形,起到延性抗震体系的延长结构周期,消耗地震能量作用。穿插在填充料之间并深入上承台和下承台内预埋的型钢,能起到减隔震抗震体系中减隔震构件的作用,而且型钢能让上承台与下承台相互固结,改善桥梁自振特性,从而达到桥梁减震的效果,保护桥墩及上部结构。填充料还可以保护型钢,减缓型钢腐蚀速度,提升型钢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减隔震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桩基础,2-桥墩,3-上承台,4-下承台,5-型钢,6-填充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适用于桥梁承台基础的型钢减震结构,包括桥墩2,所述桥墩2的底部固定浇筑有承台,所述承台底部均布的固定设置有桩基础1,所述承台由上承台3和下承台4构成,上承台3与下承台4之间设置有减隔震层;所述减隔震层由型钢5和填充料6构成,所述型钢5的两端均深入上承台3和下承台4内预埋,填充料6由填充在上承台3与下承台4之间的柔性混凝土构成;所述型钢5在上承台3和下承台4内的预埋长度均为550mm,填充料6的厚度为300mm,填充料6的抗弯强度大于4.5MPa,弹性模量小于1500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28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