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2D3D视觉融合的五金件机器人智能化打磨方法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93718.0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441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刘跃生;陈新度;吴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10;G06V10/762;G06V10/82;G06V10/80;G06N3/0464;G06N3/0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专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3 | 代理人: | 沈素芹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d3d 视觉 融合 五金件 机器人 智能化 打磨 方法 装置 | ||
1.基于2D/3D视觉融合的五金件机器人智能化打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0:获取输入五金件的多个视角的RGB图像;
S200:对所有的RGB图像进行检测,判断输入五金件是否具有氧化层,如果是转至步骤S300,如果否结束本轮检测;
S300:获取输入五金件的多个视角的三维点云,将相邻视角的所述三维点云进行两两配准,将配准结果转换到机器人世界坐标系下,并融合得到完整的输入五金件的点云模型;
S400:根据预先训练的三维点云语义分割网络,对完整的输入五金件的所述点云模型进行分割得到氧化层点云;
S500:通过聚类算法对所述氧化层点云进行聚类处理,得到聚类处理后的氧化层点云集合;
S600:规划所述氧化层点云集合的打磨顺序,并确定打磨路径;
S700:根据确定好的打磨顺序以及打磨路径,控制机械臂对所述输入五金件进行打磨;
其中,上述步骤S30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10:通过激光扫描仪获取精确的输入五金件的多个视角的三维点云,记为A={ai,i=1,2,…,M};
S320:给定收敛阈值,根据相关仪器以及机器人的标定信息,将多个视角的三维点云A统一到机器人世界坐标系下;
S330:确定相邻视角的源点云和移动点云,构建多视角点云配准模型:
;
其中代表空间旋转矩阵,代表空间平移向量,代表移动点云中的点,表示求取点的匹配点对,可通过最近邻搜索得到,代表配准残差,;
S340:利用交替乘子法ADMM求解多视角点云配准模型中的匹配点对的对偶解,以识别离群值;
S350:通过所述对偶解估计匹配点对并利用传统ICP算法求解空间变换矩阵,对点云进行配准得到,求点云以及的均方根误差,如果,则输出点云,否则令,返回步骤S330;
S360:判断全部点云是否配准完毕,如果是,融合全部配准结果并输出得到五金件实体点云D,否则,令,返回步骤S3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2D/3D视觉融合的五金件机器人智能化打磨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S200中判断输入五金件是否具有氧化层的操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0:将所有的所述RGB图像重规整到224*224的固定分辨率,之后,将所述RGB图像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化后RGB图像,通过如下公式实现,其中代表像素均值,σ代表像素方差,表示原始图像,表示归一化后的图像:
;
S220:将归一化后的RGB图像输入卷积核为7*7、输出通道为64、步长为2的卷积层中,得到112*112*64的第一特征图,之后经过卷积层的池化操作,得到56*56*64的第二特征图;
S230:将第二特征图输入Res-deconv卷积层中,输入分别经过Res-block和De-conv层得到不同的两个特征图,将得到的不同的两个特征图进行相加,对两个特征图的特征进行融合,后续再经过4个Res-deconv卷积层处理,得到7*7*128的第三特征图;
S240:将7*7*128的第三特征图进行维度缩减,展开形成6272的特征向量,再经过全连接层处理,得到长度为2的特征向量,再经过softmax函数处理,即可得到预测分数[score1,score2],若score2小于设定的第一阈值,则代表不包含氧化层,反之则代表包含氧化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371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福袋皮和福袋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快递搬运机器人及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