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下管设计碳纤维自行车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93812.6 | 申请日: | 202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3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邓龙洵;王春青;卞青峰;彭晓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泰山瑞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9/00 | 分类号: | B62K19/00;B62K19/0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536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下管 设计 碳纤维 自行车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下管设计碳纤维自行车,包括车架,车架设有头管区、上管、立管、下管、五通区、后上叉和后下叉,连接于头管区与五通区之间的下管自头管区分叉形成并列设置的双下管,且双下管在连接至五通区再合并为一个整体。本发明结构简单,解决自行车在骑行大弧度转弯时自行车骑行姿态由垂直骑行改变为倾斜骑行时稳定性差的问题,通过对下管由一个变为两个,并结合下管管型的变更、水壶孔位置的改变、五通区造型的调整设计,实现产品在大弧度转弯时骑行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产品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下管设计碳纤维自行车。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保护环境和全民健身的理念深入人心,环保、健康的自行车出行也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碳纤维复合材料自行车以其具有重量轻、比强度高、造型多样、吸震性好、耐化学腐蚀和耐候性好等特点,已逐步取代金属类自行车,广泛应用于各类中高档自行车的生产。
目前现有常规碳纤维自行车设计为单独一个下管连接头管区和五通区,在骑行大弧度转弯时自行车骑行姿态由垂直骑行改变为倾斜骑行时,稳定性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双下管设计碳纤维自行车,解决自行车在骑行大弧度转弯时自行车骑行姿态由垂直骑行改变为倾斜骑行时稳定性差的问题,通过对下管由一个变为两个,并结合下管管型的变更、水壶孔位置的改变、五通区造型的调整设计,实现产品在大弧度转弯时骑行的稳定性。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提供一种双下管设计碳纤维自行车,包括车架,车架设有头管区、上管、立管、下管、五通区、后上叉和后下叉,连接于头管区与五通区之间的下管自头管区分叉形成并列设置的双下管,且双下管在连接至五通区再合并为一个整体。
进一步的,五通区在下侧位置设有一过渡性内凹结构。
五通区域过渡性内凹设计,保证双下管和五通区的平顺过渡的同时提高五通强度,增加骑行踩踏的传动效率。
进一步的,下管截面为两个半圆形截面的单管,两个单管的平面正对,且圆弧面背对。
进一步的,双下管的两个单管的间距为5~25mm。
进一步的,双下管的两个单管上分别开设有水壶孔。
双下管的设计结合水壶孔位置在左右下管各设计一个,骑行使用时双下管同时承受水壶的重量,保证在更改双下管后常规骑行时的重心平衡性。
进一步的,双下管的两个单管的平面分别向对向平面凸设有凸起,水壶孔分别开设在两个凸起上。
进一步的,下管的宽度略大于头管区的宽度或五通区的宽度。
双下管合并在一起的整体截面不能过大,导致超出头管区和五通区,保证自行车整体美观。
一种双下管设计碳纤维自行车的车架加工方法,产品在卷制时优先制作出双下管的芯材,在芯材上进行铺叠碳纤维预浸料,产品在成型时,通过对模具进行内置镶块设计,把产品和镶块进行组合,然后再把组合体放置于模具型腔进行成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一、自行车在骑行大弧度转弯时,由于自行车骑行姿态由垂直骑行改变为倾斜姿态,骑行时稳定性会变差,导致骑行者控车性难,通过对下管由一个单管变为两个单管的设计,可有效改善自行车在大弧度转弯时的稳定性。
二、双下管的设计结合水壶孔位置在左右下管单管各设计一个的变更,骑行使用时双下管同时承受水壶的重量,保证在更改双下管后常规骑行时的重心平衡性。
三、五通区域过渡性内凹设计,保证双下管和五通区的平顺过渡的同时提高五通强度,增加骑行踩踏的传动效率。
四、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提升自行车架性能的基础上不增加车架的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泰山瑞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泰山瑞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38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