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接触式的GIS振动故障诊断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95169.0 | 申请日: | 202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40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咏飞;赵科;杨景刚;张量;高山;陈少波;胡成博;李洪涛;腾云;李玉杰;张照辉;徐阳;肖焓艳;马径坦;曹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27 | 分类号: | G01R31/327;G01H1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丁博寒 |
地址: | 2111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gis 振动 故障诊断 方法 装置 | ||
1.一种非接触式的GIS振动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高速摄像机(1)获取设备运行期间的视频;
步骤二:通过处理器(2)对所述步骤一中获取的振动视频进行预处理,之后再进行图像运动捕捉获取振动信号数据;
步骤三:选择被测设备上的重点分析区域,得到振动区域信号数据,基于所述振动区域信号数据进行后处理,提取特征值,即OFC值;
步骤四:将所述OFC值与阈值进行比较,获取诊断结果;
步骤五:将得到的所述OFC值及诊断结果投放到显示屏(3)上,实现GIS的振动故障诊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的GIS振动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振动信号的后处理为奇次谐波频率复杂度的数值提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的GIS振动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奇次谐波频率复杂度的数值提取包括进行振动时域信号的采集,对于采集到的所述振动时域信号通过离散傅立叶变换得到信号的频域分布,通过所述信号的频域分布得出奇次谐波成分所占的能量比例(R)。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的GIS振动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奇次谐波成分所占的能量比例定义为:
其中,GIS的基频为f,Af为频率f对应的谐波成分的幅值,N代表了所选择的频率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的GIS振动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奇次谐波频率复杂度(OFC)为:
其中,OFC表示能量集成程度,取值范围为0~OFCmax。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的GIS振动故障诊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高速摄像机(1),用于获取设备运行期间的视频;
所述处理器(2),用于对振动视频进行预处理之后,进行图像运动捕捉并获取振动数据;
所述显示屏(3),用于显示OFC值和故障诊断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516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