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并联Buck-Boost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96745.3 | 申请日: | 202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4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许颇;谢伟杰;王一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锦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81 | 分类号: | H02M7/81;H02M3/15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王旭超 |
地址: | 3157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并联 buck boost 逆变器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双并联Buck-Boost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侧端口、第一交错斩波单元、第一开关单元、第二交错斩波单元、第二开关单元及交流侧端口,所述第一交错斩波单元包括第三开关单元、第四开关单元、第一单向导通器件、第二单向导通器件、第一储能元件及第二储能元件,所述第二交错斩波单元包括第五开关单元、第六开关单元、第三单向导通器件、第四单向导通器件、第三储能元件及第四储能元件;
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反接的第一单向导通器件、第二单向导通器件及第四开关单元依次连接后形成第一回路,所述第五开关单元、反接的第三单向导通器件、第四单向导通器件及第六开关单元依次连接后形成第二回路,所述第三开关单元的第一端部、第四开关单元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五开关单元的第一端部、第六开关单元的第一端部分别与直流侧端口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单向导通器件的正极、第二单向导通器件的正极分别通过第一开关单元与直流侧端口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第三单向导通器件的正极、第四单向导通器件的正极分别通过第二开关单元与直流侧端口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部、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部与交流侧端口的两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储能元件的第一端部、第二储能元件的第一端部、第三储能元件的第一端部及第四储能元件的第一端部分别与第一单向导通器件的负极、第二单向导通器件的负极、第三单向导通器件的负极、第四单向导通器件的负极一一对应电连接,所述第一储能元件的第二端部、第二储能元件的第二端部、第三储能元件的第二端部、第四储能元件的第二端部分别与直流侧端口的负极、第一开关单元的连接处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并联Buck-Boost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第三开关单元、第四开关单元、第五开关单元及第六开关单元为双向可控开关元件,或两个反向并联且不带体二极管的单向可控开关元件,或两个反向串联的带有体二极管的单向可控开关元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并联Buck-Boost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导通器件、第二单向导通器件、第三单向导通器件及第四单向导通器件为二极管或开关管。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并联Buck-Boost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能元件、第二储能元件、第三储能元件及第四储能元件为电感。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并联Buck-Boost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侧端口设有直流电源,所述交流侧端口设有并联的交流侧滤波单元和交流侧负载,所述交流侧滤波单元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部、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部电连接,此时双并联Buck-Boost逆变器工作于逆变模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并联Buck-Boost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侧端口设有并联的直流侧滤波单元和直流侧负载,所述交流侧端口设有交流电源及并联在交流电源两端的交流侧滤波单元,所述直流侧滤波单元的第一端部与第三开关单元、第四开关单元、所述第五开关单元、第六开关单元电连接,所述直流侧滤波单元的第二端部与第一电感的第二端部电连接,所述交流侧滤波单元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部、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部电连接,此时双并联Buck-Boost逆变器工作于整流模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并联Buck-Boost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侧滤波单元、直流侧滤波单元为滤波电容或LC电路或LCL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锦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锦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674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