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负载型腐蚀抑制剂改性的高粘接力环氧清漆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97195.7 | 申请日: | 202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23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罗义云;徐美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嘉乐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63/00 | 分类号: | C09D163/00;C09D161/32;C09D5/08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333 | 代理人: | 刘相宇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负载 腐蚀 抑制剂 改性 接力 清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负载型腐蚀抑制剂改性的高粘接力环氧清漆,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环氧树脂30‑35份,溶剂45‑65份,丁醚化脲醛树脂5‑10份,HDI 3‑5份,附着力促进剂1‑2份,消泡流平剂0.5‑1.5份,酸催化剂0‑0.1份,负载型腐蚀抑制剂3‑6份;所述负载型腐蚀抑制剂是将钒酸盐离子插入到镁铝水滑石层间,然后采用纳米氧化锆修饰得到。本发明还公开了该环氧清漆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得的环氧清漆不仅防腐蚀性能好,且与基体以及胶水之间均具有很好的粘接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负载型腐蚀抑制剂改性的高粘接力环氧清漆。
背景技术:
高速列车设备舱底板,由上表层、下表层和中间层组成,由铝蜂窝及铝板复合构成“三明治”结构,上表层、下表层和中间层通过胶水并采用热压方式复合成整体的底板结构。为了提高铝板防腐、耐冲击、粘接性等性能及外观效果需要对铝板进行喷漆处理。
环氧树脂涂料又称环氧涂料,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耐化学药品性、防腐蚀性和耐水性等,广泛应用在机械、电器、电子、交通等领域。将环氧树脂清漆涂覆在铝板表面,可有效改善铝板的防腐蚀性,从而有效提高列车底盘设备的安全性。
申请号为201810343794.X、申请日为2018.04.17的专利提供了防污抗静电耐腐蚀纳米复合环氧涂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涂料由环氧树脂、助剂、溶剂、纳米碳类浓缩浆、填料和固化剂组成,制备时首先用氟硅烷偶联剂将纳米碳类粉体进行改性,再将改性后的纳米碳类粉体制备成纳米碳类浓缩浆,然后把纳米碳类浓缩浆加入到环氧树脂、溶剂和助剂的混合物中,高速分散,再加入填料,再研磨制得。通过石墨烯、镍粉或其混合粉体协同作为填料来改善涂层的耐腐蚀性。申请号为201610089788.7、申请日为2016.02.18的专利提供了一种耐腐蚀的酚醛环氧涂料,该涂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包括酚醛环氧树脂、溶剂、触变剂、消泡剂、片状氧化铁红、中空玻璃微球、重晶石、硅烷偶联剂,B组分包括改性聚酰胺树脂,使用时将A、B组分混合使用。上述发明是采用片状氧化铁与中空玻璃微球相结合来改善涂层的防腐蚀性能。由上述现有技术可知,目前技术通常在涂料基体中添加无机填料来改善涂层的防腐蚀性能,但是如何解决无机填料与基体的界面性能,从而使得无机填料加入时不会影响涂料的其他性能成为关键。而且对复合防腐板制作时,涂层与胶水的粘接性也需要考虑。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负载型腐蚀抑制剂改性的高粘接力环氧清漆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在镁铝水滑石材料中插入活性阴离子钒酸盐离子,然后在其表面修饰纳米氧化锆粒子,钒酸盐离子可以提供持续的腐蚀保护,纳米氧化锆的修饰不仅可以减少腐蚀性物质向基体渗透,还可以提高涂层的耐磨性。本发明采用907环氧树脂与丁醚化脲醛树脂与HDI,采用高温固化的机理,制得的涂层具有优异的防腐、耐冲击、粘接性以及耐化学药品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负载型腐蚀抑制剂改性的高粘接力环氧清漆,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环氧树脂30-35份,溶剂45-65份,丁醚化脲醛树脂5-10份,HDI 3-5份,附着力促进剂1-2份,消泡流平剂0.5-1.5份,酸催化剂0-0.1份,负载型腐抑制剂3-6份;所述负载型腐抑制剂是将钒酸盐离子插入到镁铝水滑石层间,然后采用纳米氧化锆修饰得到;所述丁醚化脲醛树脂为部分正丁醚化、高亚氨基脲醛树脂、部分异丁醚化、高亚氨基脲醛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溶剂包括10-15份环己酮、10-15份乙二醇单丁醚和25-35份100#溶剂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环氧树脂为907环氧树脂,其环氧当量为环氧当量1500-1800g/eq。
为更好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嘉乐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嘉乐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71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