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包的热安全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97489.X | 申请日: | 202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7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严媛;顾正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387 | 分类号: | G01R31/387;G01N2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瀚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2 | 代理人: | 周春梅;宋宝库 |
地址: | 21410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安全 检测 方法 | ||
1.一种电池包的热安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安全检测方法包括:
对电池包样品的电池材料实施热重性能测试以确定所述电池材料的热稳定性;
对所述电池包样品的单体电池实施绝热温升测试以确定所述单体电池的电池热性能参数;并且
基于所述电池热性能参数,验证所述电池包样品的电池管理系统的温度精度和温度保护值是否合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的热安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安全检测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电池热性能参数,验证所述电池包样品的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冷却温度设置值和流量设置值是否合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包的热安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电池包样品的电池材料实施热重性能测试包括:
对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分别实施热重性能测试以获得依次对应所述正极材料、所述负极材料、所述电解液、和所述隔膜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热重曲线;
对所述正极材料、所述负极材料、所述电解液、和所述隔膜的混合物实施热重性能测试以获得所述混合物的第五热重曲线;并且
基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热重曲线,确定所述正极材料、所述负极材料、所述电解液、所述隔膜、和所述混合物的热稳定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包的热安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电池包样品的单体电池实施绝热温升试验包括:
通过所述绝热温升试验测试处于多种荷电状态下的所述单体电池的电池热性能参数;和
通过所述绝热温升试验测试处于不同寿命阶段的所述单体电池的电池热性能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的热安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所述绝热温升试验测试处于多种荷电状态下的所述单体电池的电池热性能参数之前,对所述单体电池进行预处理以获得所述多种荷电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的热安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种荷电状态包括四种荷电状态:100%,50%,25%,和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的热安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绝热温升试验测试处于多种荷电状态下的所述单体电池的电池热性能参数包括:
设置绝热加速量热装置的起始温度;
启动所述绝热加速量热装置直到达到所述起始温度;
将所述起始温度维持第一预定时间段;
在经过所述第一预定时间段后,所述绝热加速量热装置重新开始加热;
从所述起始温度起每达到一个预定升温值,就将当前温度维持第二预定时间段,并且实时监测所述单体电池的表面中心温度;
基于所述表面中心温度,计算对应每个当前温度的所述单体电池的温升速率;
基于所述温升速率,确定所述单体电池的自发热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的热安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单体电池达到所述自发热温度时,对所述单体电池实施绝热测试直至所述单体电池热失控,以便确定所述单体电池的热失控起始温度和热失控最高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包的热安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绝热温升试验测试处于不同寿命阶段的所述单体电池的电池热性能参数包括:
对第一单体电池实施充放电循环,并且使循环次数达到第一预定次数;
对第二单体电池实施充放电循环,并且使所述第二单体电池的循环次数达到第二预定次数,其中,所述第二预定次数大于所述第一预定次数;
分别将经过所述充放电循环的所述第一单体电池和第二单体电池充满电以达到100%荷电状态;并且
测试处于100%荷电状态下的所述第一单体电池和第二单体电池的电池热性能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包的热安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基于所述电池热性能参数,验证所述电池包样品的电池管理系统的温度精度和温度保护值是否合理包括:
对所述电池包样品中的多个预定模组的电池管理系统进行温度精度测试,以便确定所述温度精度是否符合所述电池热性能参数一致;
对所述电池包样品中的多个预定模组的电池管理系统进行温度功能安全测试,以便确定所述温度保护值是否与所述电池热性能参数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未经无锡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748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