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眼动数据实时反映人体对环境偏好的便携式穿戴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97727.7 | 申请日: | 202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5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永;叶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42B3/04 | 分类号: | A42B3/04;A42B3/08;A42B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秦丽 |
地址: | 10009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实时 反映 人体 环境 偏好 便携式 穿戴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眼动数据实时反映人体对环境偏好的便携式穿戴设备,包括头盔主体、液晶显示屏、红外摄像头和第二弹性绑带,头盔主体的一侧安装有液晶显示屏。本发明通过安装有预留插块、预留插槽、连接卡块和检修盖板,使得装置实际使用时,一方面使用者可以利用连接卡块和卡槽构成的卡合连接结构,配合螺丝的锁紧固定作用,将红外摄像头在头盔主体上进行拆装维护,另一方面使用者可以利用预留插块和预留插槽构成的插合连接结构,配合螺丝的锁紧固定作用,将检修盖板在头盔主体上进行拆卸或组装,进而便于使用者对安置槽内部的电子元件进行检修维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眼动数据反映人体对环境偏好的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眼动数据实时反映人体对环境偏好的便携式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体对环境偏好的探测技术越来越成熟,通过探测这些偏好数据,便于城市环境管理人员、设计者、科研人员收集公众对环境的偏好程度,将有利于城市管理人员和空间规划人员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从民众偏好的角度,重塑城市中的绿色空间和蓝色空间,从而增进民众健康和社会福祉。但是现有的基于眼动数据反映人体对环境偏好的设备在实际使用时还是存在不易穿戴、便携性差、不易实时显示探测数据、智能化程度低下以及稳定性差的缺陷,这不利于装置的长期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眼动数据实时反映人体对环境偏好的便携式穿戴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易穿戴、便携性差、智能化程度低下以及稳定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眼动数据实时反映人体对环境偏好的便携式穿戴设备,包括头盔主体、液晶显示屏、红外摄像头和第二弹性绑带,所述头盔主体的一侧安装有液晶显示屏,且所述头盔主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安置槽,并且所述安置槽上安装有检修盖板,所述安置槽的内部固定有电路板和蓄电池,且所述电路板上安装有无线信号收发模块、中央处理模块、GPS定位模块和定时器模块,所述头盔主体的两侧皆固定有装配支架,且所述装配支架的底部安装有红外摄像头,所述头盔主体靠近液晶显示屏的一侧粘接有第一弹性绑带,且所述头盔主体远离液晶显示屏的一侧粘接有第二弹性绑带。
优选的,所述头盔主体的材质为塑料,且所述头盔主体的内侧壁设置有海绵舒适层,提升了头盔主体内部的柔软度。
优选的,所述装配支架和头盔主体之间构成粘接,所述固定架顶部的两端皆固定有连接卡块,所述装配支架上均匀设置有与连接卡块相匹配的卡槽,且所述连接卡块和卡槽之间设置有螺丝,使其便于使用者将红外摄像头在头盔主体上进行拆装维护。
优选的,所述红外摄像头的顶部安装有固定架,且所述红外摄像头和固定架之间设置有阻尼转轴,便于使用者翻转红外摄像头以调整拍摄角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绑带的底部粘接有固定插扣,所述第二弹性绑带的底部粘接有与固定插扣相匹配的固定插槽,提升了头盔主体佩戴时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绑带的底部安装有长度调节扣,使其便于使用者调整第一弹性绑带的使用长度。
优选的,所述检修盖板的边缘处设置有硅胶密封层,所述电路板和安置槽之间填充有导热硅脂,提升了电路板的导热散热效果。
优选的,所述检修盖板上均匀粘接有预留插块,所述头盔主体上均匀设置有与预留插块相匹配的预留插槽,且所述预留插块和预留插槽之间设置有螺丝,便于使用者对安置槽内部的电子元件进行检修维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77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