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黏度预测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97848.1 | 申请日: | 202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86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刘鑫;赵明;赵谦;郎玉冬;陈阳;匡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C20/30 | 分类号: | G16C20/30;G16C20/9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陈鹏 |
地址: | 21001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黏度 预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黏度预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具体步骤为:采集玻璃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黏度数据,构建玻璃黏度的数据库;在高斯过程的假设下基于函数型混合效应模型对不同组分、不同温度下的玻璃黏度数据进行建模,对于固定效应项,采用运算速度更快的B样条基函数进行展开;对于随机效应项,使用非线性的核函数来描述其协方差函数,同时在核函数中加入自变量以解释玻璃黏度间的相关性;对于推断方法,使用EM算法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最后对多元玻璃在不同温度下的黏度进行预测。本发明提供的预测方法相比较传统统计模型,具有更低的预测误差和更少的计算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玻璃性能预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玻璃黏度预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黏度作为玻璃的重要物理性质之一,可以直接反映熔体的结构,因此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黏度是温度、压力、组成的函数,在某些化合物中也与氧逸度有关。随着温度升高,自由体积和构型熵都会增加,熔体的结果重排变得容易,使得黏度下降。大多数硅酸盐熔体呈现出非牛顿行为,也就是说硅酸盐的熔体跟剪切应力或剪切速率有关。硅酸盐熔体的黏度对数呈非线性变化。
目前,根据生产的需要,一般把常用的温度同黏度-温度曲线上特定的黏度对应起来。在曲线上生产中最关心的则是操作范围温度,即成型玻璃液表面的温度范围。一般体系下的玻璃纤维的操作温度范围为102.5~103.5dPa.s,所以在拉丝过程中尤其关注在此黏度范围内的温度,也就是说准确地预测玻璃黏度可以对指导生产、研究化学组成对玻璃熔体各种性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的玻璃黏度预测方法主要有如下两种:
(1)Vogel-Fulcher-Tamman(VFT)公式
VFT公式是一种经验公式,其具体形式如下所示:
其中A,B,T0为待估参数,并且A可看作是温度趋近于无穷大时的玻璃黏度;B类似于活化能;T0可视为当玻璃黏度趋近于无穷时的温度。
此模型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同时局限性也较高:此模型只能针对一块固定配方的玻璃进行黏度的计算,不能针对某个体系下所有配比的玻璃;此模型中并没有包含其他解释变量,单单依靠温度和黏度的对应关系,计算结果往往不理想。
(2)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其中a0,…,ap为回归系数,xij为第i块玻璃的第j个解释变量,yi为第i块玻璃的黏度。
通常此模型中的解释变量往往选择玻璃的温度以及组分信息,此模型相比于VFT公式虽然可以在某一玻璃体系中计算玻璃黏度,但是只能限制在此体系中;另外此模型依旧是离散模型,不能考虑不同温度下玻璃黏度的相关性,在计算过程中会损失很多有意义的信息,使得预测结果不精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玻璃黏度预测方法及系统。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黏度预测方法,包括:
采集玻璃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黏度数据,构建玻璃黏度的数据库;
在高斯过程的假设下基于函数型混合效应模型对不同组分、不同温度下的玻璃黏度数据进行建模:
yi(t)=μ(t)+τi(t)+∈i(t)i=1,…,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78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