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继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98215.2 | 申请日: | 202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02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智财;谭建敏;梁炳;江泽荣;谭世军;何以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1H50/04 | 分类号: | H01H5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沈闯 |
地址: | 526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继电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继电器,包括:壳体、元件本体与底座;壳体内部安装元件本体,底部设有第一连接块,侧部设有第二连接块;底座包括:底座主体、第一固定机构与第二固定机构;底座主体上设置有安装槽、第一竖孔、第一横孔与第二横孔;壳体装于安装槽内,且第一连接块伸入第一竖孔内、第二连接块伸入第二横孔内;第一固定机构用于锁止固定第一连接块;第二固定机构用于锁止固定第二连接块。本申请可以将壳体固定与底座主体上,并在需要拆卸时通过第二固定机构与第二固定机构可以解除壳体与底座主体之间的固定限制从而将壳体取出,便于维护。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继电器具有控制系统和被控制系统,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现有的继电器在内部元件损坏时,无法对损坏的元件进行更换,需要更换继电器整体;而且更换继电器较为繁琐,固定效果差,很容易出现脱落的状况。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继电器,用于解决现有的继电器的内部元件损坏时维护不便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继电器,包括:壳体、元件本体与底座;
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元件本体的空腔,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侧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
所述底座包括:底座主体、第一固定机构与第二固定机构;
所述底座主体上设置有安装槽,且所述底座主体的底部设置有连通所述安装槽的第一竖孔,所述底座主体的侧部设置有第一横孔与第二横孔;
所述壳体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且第一连接块伸入所述第一竖孔内;
所述第一横孔与所述第一竖孔相互连通;
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转盘、连杆、螺纹杆、螺纹套管、第一插杆与第二插杆;
所述第一插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横孔内,用于与第一连接块卡止配合;
所述螺纹套管周向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横孔内,内部设置有内螺纹,且一端与所述插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
所述连杆与所述螺纹杆的固定连接,且中部设置有通孔;
所述第二插杆固定连接于所述转盘上,用于与所述底座主体卡止配合;
所述转盘可滑动设置于所述通孔内,且与所述连杆同步转动连接;
所述转盘用于通过在所述通孔内滑动带动所述第二插杆靠近或远离所述底座主体,还用于在带动所述螺纹杆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插杆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连接块;
所述第二连接块伸入所述第二横孔内;
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包括:第三插杆与旋杆;
所述第三插杆周向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横孔内,用于与所述第二连接块卡止配合;
所述旋杆与所述第二横孔螺纹连接,且所述旋杆的端部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三插杆连接,所述旋杆用于带动所述第三插杆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连接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机构还包括:第一弹性件;
所述第一弹性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转盘与所述通孔的孔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机构还包括:固定螺栓;
所述固定螺栓设置于所述底座主体上,且所述固定螺栓的轴向与所述旋杆的轴向相互垂直,用于与所述旋杆卡止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82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质子交换膜电导率测试系统
- 下一篇:一种智能加湿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