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底钻机钻井液注入装置、海底钻机及注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99654.5 | 申请日: | 202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3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许亮斌;李中;肖凯文;刘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1/00 | 分类号: | E21B21/00;E21B21/12;E21B1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任文娟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底 钻机 钻井 注入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海底钻机钻井液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井液注入装置(1)包括如下部件:
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旋转件(102)和轴承(104),所述旋转件(102)为中空筒状结构,所述轴承(104)安装在所述旋转件(102)的空腔中,所述旋转件(102)的筒壁上设置有钻井液注入口(103);
固定组件(106),所述固定组件(106)为中空筒状结构,所述固定组件(106)的筒壁内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环形空腔,所述环形空腔的上下两端贯穿所述固定组件(106)的外壁以形成钻井液吸入口(107)和钻井液输出口,所述钻井液输出口与所钻井液注入入口(103)相连通,所述旋转件(102)和所述轴承(104)环套在所述固定组件(106)的外部;
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盖和密封圈,所述密封盖安装在所述旋转件(102)的上下两端,所述密封圈安装在所述旋转件(102)与所述固定组件(106)之间以及所固定组件(106)与所述密封盖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钻机钻井液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件(102)的空腔包括:
同轴设置且三段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的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所述轴承(104)安装在所述第三空腔中,且与所述第三空腔过盈配合,所述钻井液注入口(103)位于所述第一空腔的腔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钻机钻井液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包括:
第一动密封圈(108),所述第一动密封圈(108)安装在所述下密封盖(105)的内壁与所述固定组件(106)的外壁之间,以实现所述旋转件(102)在旋转过程中与所述固定组件(106)之间的动态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底钻机钻井液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动密封圈(1010),所述第二动密封圈(1010)安装在所述旋转件(102)的上端内壁与所述固定组件(106)的外壁之间,以实现旋转过程中所述旋转件(102)与所述固定组件(106)之间的动态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底钻机钻井液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包括:
静密封圈(109),所述静密封圈(109)安装在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的阶梯过渡位置,且与所述固定组件(106)的外壁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钻机钻井液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包括:
上密封盖(101)、下密封盖(105),所述上密封盖(101)安装在所述旋转件(102)的上端,所述上密封盖(101)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组件(106)的中空空腔相连通的通孔(1011),所述下密封盖(105)安装在所述述旋转件(102)的下端,所述下密封盖(105)环套在所述固定组件(106)上。
7.一种海底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海底钻机钻井液注入装置,还包括过渡短节(2)、柔性钻杆卷筒(3)、钻井液注入泵(5)和固定架(6),所述钻井液注入装置(1)通过所述过渡短节(2)与所述柔性钻杆卷筒(3)固定连接,所述钻井液注入泵(5)的输出端与所述钻井液吸入口(107)连接,所述固定组件(106)和所述钻井液注入泵(5)安装在所述固定架(6)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海底钻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钻杆(4),所述柔性钻杆(4)盘绕在所述柔性钻杆卷筒(3)上,所述柔性钻杆(4)与所述钻井液注入口(103)连接。
9.一种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海底钻机的注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海底钻机置于海底后,外部钻井液、海水通过所述钻井液注入泵(5)加压后从所述钻井液吸入口(107)注入到所述钻井液注入装置(1)当中,钻井液通过所述固定组件(106)的环形空腔进入所述钻井液注入口(103),然后通过所述钻井液注入口(103)注入到所述柔性钻杆(4)中,进而通过所述柔性钻杆(4)到达钻头处,最终携带岩屑等杂质从所述钻井液排出装置(1)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965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