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印刷电致变色的数码显示器及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99930.8 | 申请日: | 202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9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少勇;胡泽顺;李兰辉;陈利科;张必应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盈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53 | 分类号: | G02F1/153;G02F1/1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孙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刷 变色 数码 显示器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电致变色的数码显示器及加工方法,包括下基材层、电极层、离子导电层、电子传输层、变色层及上基材层,所述电极层设于所述下基材层,所述电极层上设有显示数字的数码管电路,所述电极层的顶部设有用于传输离子的所述离子导电层,所述离子导电层的顶部设有用于将电子传送到所述变色层的所述电子传输层,所述变色层设于所述电子传输层的顶部,所述上基材层设于所述变色层的顶部,所述数码管电路为共阴极显示数码管,所述变色层上设有阴极电致变色材料。电致变色器件为全印刷工艺制备,能耗低,可视效果好,工艺简单,固定图案的数码管显示不需要TFT背板,简单的上下级印刷电路即可,减少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印刷电致变色的数码显示器及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市面上传统的数码管元件一般是LED数码管,这类的数码管是通过控制每一个小灯的亮灭来显示,其原理是LED发光,所以这块的功耗也相对较高。还有一类是液晶数码管,这类数码管是在液晶板前后增加两块偏光片,通过液晶的偏转来显示数字。这两类数码管都决定了这个器件是硬质的元件,且成本较高。但是随着最近柔性电子的兴起,很多可穿戴电子器件上面都需要柔性的显示,数码管作为常用的元器件会有很大的需求。现在柔性显示的主要代表是OLED技术,OLED技术有很多优势,但是成本和功耗却是很高,在一些只需要简单显示数字的产品上就不合适了。还有一种柔性显示技术是E-ink制作的电子纸,这款产品因为背板也需要用到TFT阵列,如果是柔性的话成本这块也是非常高。所以,无论是以前传统的硬质数码管还是现在的柔性显示器件,在功能和成本上都是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印刷电致变色的数码显示器及加工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数码显示器件在电致变色的功能和成本上具有局限性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印刷电致变色的数码显示器,包括下基材层、电极层、离子导电层、电子传输层、变色层及上基材层,所述电极层设于所述下基材层,所述电极层上设有显示数字的数码管电路,所述电极层的顶部设有用于传输离子的所述离子导电层,所述离子导电层的顶部设有用于将电子传送到所述变色层的所述电子传输层,所述变色层设于所述电子传输层的顶部,所述上基材层设于所述变色层的顶部,所述数码管电路为共阴极显示数码管,所述变色层上设有阴极电致变色材料。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数码管电路的正极与阴极之间填充有离子导电、电子绝缘的电解质,所述电解质采用白色醚系电解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基材层上设有与数码管图形一致的图形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子传输层上涂有导电油墨,所述导电油墨用于在反向通电时将电子导走。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基材层上涂有白色绝缘油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印刷电致变色的数码显示器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 将上基材层及下基材层做等离子处理,并热处理半小时;
S2:将所述下基材层通过卷对卷丝网印刷工艺,将导电材料及数码管电路印刷在所述下基材层顶部,形成所述电极层,烧结固化后收卷;
S3:所述上基材层通过卷对卷丝网印刷工艺,将白色绝缘油墨印刷形成所述图形块,热烘后收卷;
S4:对步骤S3收卷后的所述上基材层通过卷对卷丝网印刷工艺,将变色油墨印刷到所述上基材层底部,形成所述变色层,固化后收卷;
S5:将步骤S4收卷后的所述上基材层通过卷对卷丝网印刷工艺,将导电油墨印刷到所述变色层的顶部,形成所述电子传输层,固化后收卷;
S6:将所述步骤S2收卷后的所述下基材层通过卷对卷丝网涂布工艺,将电解质涂布在所述电极层上,形成所述离子导电层,固化后通过卷对卷滚筒与所述步骤S5收卷后的所述上基材层对应位置复合,将复合后的材料模切成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1中,热处理的温度为12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盈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美盈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99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暗弱目标红外微分探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室外用多功能训练装置